看人間 從中道談政治文化與前瞻計畫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2017.05.15
1362觀看次
字級

組織是人為有機體,與自然人相似。個人之願景、理念與價值觀會塑造個人文化,會形成個人的成就;企業組織與非營利組織是如此,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國家與國際等組織亦然。組織之願景、理念與價值觀,也會形塑不同組織文化,進而影響組織運作之良窳,而造就不同組織績效與所有成員之禍福。

如以國家而言,其運作有賴於政治體制。依現行民主政治體制,主要體現於政黨公平競爭與代議政治,即藉由政黨與代議機制期能公平體現民意,進而制定能福國利民與長治久安之政策綱領與大戰略、大計畫。唯何以新政府接任後,不斷以轉型正義或變革為名,推動各種大變革或大計畫,卻都引來巨大爭議?

耳熟能詳的是,藉轉型正義,強行通過法界認為違憲及違反法治國原則之不當黨產條例立法,以及成立違背中央機關組織基準法之黨產會,且所作所為民主法治國家所少見;又強行通過一例一休之勞基法修正案,帶來經濟社會衝擊,再大聲呼籲要修法,亦充耳不聞。另兩岸本可和平和諧交流,執意維持現狀為名,讓交流停頓,國際組織交流與對外經貿益趨封閉。

又如最近強行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也都不能聆聽心聲,準備強行通過;又最近快速編列金額高達逾八千八百億元的前瞻計畫特別預算案,關係國家健全運作與未來發展,甚至可能巨債留子孫,也準備一意孤行,其不論制定過程、依據、評估及衝擊,都不能讓朝野充分討論,不能讓全民有較完整了解。也想套用在選舉上所操縱的手法,不是藉由媒體強辯或藉名嘴醜化反對者、從事不實或不同情境移花接木之政治操弄、或呼籲不明真相的選民打電話騷擾政治對手,或準備再仗國會下令強行通過,實非良善政治文化,也非治國之中道。

回憶推翻五千年帝制、創立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初年的幾次談話,發人深省,他說:「政黨者,所以鞏固國家,即所以代表人民心理,能使國家鞏固、社會安寧,始能達政黨之用意。」、「政黨競爭各國皆然,惟當以國家為前提,不當以黨派相互傾軋;且各黨尤當相互磨礪、交換意見,否則固守私見,藉政黨之名,行傾軋之實、報復無已,國家將隨之而亡。」、「政黨之競爭,以道德為前提,所有政策一秉公理,然後以之謀國,其國以強;以之謀黨,其黨以昌。」民主政治之可貴也在此,即政黨競爭與代議政治應能公平反映真正民意,雖服從多數,也須尊重少數,而非不斷散播不實或用不完整資訊,操弄民意;或藉由政治勢力之一時強大,而任性妄為。我們相信執政者也都有用心,只是主其事者心境與用心,如意識形態作祟,即不符合中道,將差之毫釐,而繆以千里。

如以前瞻計畫為例,逾八千八百億預算有過半用於軌道建設,依往例此類興建原編預算與最後執行結果常差兩、三倍;興建以後即難回頭,所有營運及維護也要審慎評估。即使這兩年國家稅收超徵,每年連同償還債務之財政赤字仍高達二千五百億元左右,還要再加上八年八千八百億元,甚至可能還要再加二到三倍。影響這麼重大的議案,不宜再被意識型態綁架率性而為。

期待政治文化回歸中道,主政者能喚起朝野共同描繪願景,秉持開放與競合治國理念,察納雅言、博採眾議,讓朝野能眾志成城,共同營造國家美好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