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農場 學習生命教育

林彥佑(高雄市/教學訪問教師) |2017.05.12
1060觀看次
字級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句農業社會流傳下來的話,除了呼應農業的作息之外,也隱喻著讀書、求學的涵意。

春夏時節,正是下田耕作的好時節;學校因申請專案計畫,所以補助了一塊教學農場。每每下課時分,就是老師和學生共同耕耘農地的時候。

我們從墾地開始,接著除草、斬根、翻土、攪和肥料、灑水、覆土。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習,我也深深體認到農人們,每天都必須在豔陽下工作,扛著鋤頭、推著機器,彎腰走進田間,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我和孩子談論種田這事時,他們總覺得辛苦,也隱約透露著有趣,談著談著,我要他們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向農人致敬、感恩。

在種植中,有些小朋友很想「揠苗助長」,有的很想「不勞而獲」,有的天天觀察、記錄蔬菜生長的情形,有的露出童心,祈求老天讓自己種的葉菜不會被蟲子吃掉。

這些畫面,都是孩子和土地互動的真實教育。我曾經在城市任教,近日借調到偏鄉,才發現這些親近土壤的機會,是城市孩子鮮少體會的。

這幾年食農教育,食安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我擔心飲食問題,擔心化工產品、農藥,也因此我和孩子共同約定,我們親手栽種的菜葉瓜豆,堅持不用農藥、化學肥料,但要更勤奮地除草、照顧。

教室外的農場,一直是很好的學習場域,學習農人典範,學習親近土地,學習生命教育。在我們的農田上,我們一起感受土地的脈動,等待豐收的喜悅。

林彥佑(高雄市/教學訪問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