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斟,是一種微微酲酲的境界,一種孤孤獨獨的生命。
能孤獨的人,必有一定的生死境界。一個人能孤獨自處,不是「舉世皆濁我獨清」,更不是與眾不合,而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肯定,甘也是自己,苦也是自己,無以示人,也無需示,因為生死了了,不需要外界來肯定自己。
對於沒有真正臻至孤獨境界的人,失意時,可獨斟一杯茶,絲絲煩心隨著沁人心脾的茶沉澱下來;得意時,也榮榮枯枯獨斟一杯,看那舞動的無常,榮者任其榮,苦者任期枯。
茶文化日漸普遍,茶的品質日益提高,品茶人都有各自的高尚品味。昂貴的茶,如半斤數千元、一兩近萬元,其品質一定極高。然而,也會造成喝茶人的虛榮心,盲目尋求好茶、貴茶。我並非反對喝貴茶、好茶,只是不認同喝茶滿足虛榮心。虛榮地喝茶,難以臻至品茗的最高境界,因為虛榮中有許多世俗塵囂,虛榮的人無法孤獨。
我最愛喝的茶,是「開門七件事」中的平常茶,粗茶淡飯的茶。這種茶最貼近自己的脾臟,生活是自己的,無需紅塵滾滾來相混。一壺清水燒開,注入瓣瓣的茶葉,悠悠倒出,坐在孤孤獨獨的庭園啜飲。徐風中,有茶相隨如佳偶,偶有書伴尤佳,看一頁啜一口,直似神仙人。
孤獨的人,雖飲粗茶,其為亦甘,其品至高。
佛光山叢林學院網址:bl.fgs.org.tw/t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