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354}誦經結緣 生亡兩利

 |2007.05.05
734觀看次
字級

問:我婆婆心肌梗塞過世,以佛教儀式辦理,四十九天後本以為功德圓滿,豈料協助佛事的法師透露,「婆婆雖不在六道輪迴中,卻也未去極樂世界」,並以天機不可洩露,僅告知婆婆暫留須彌山修行,家屬初一、十五仍需供飯祭拜。請問須彌山是善處嗎?當務之急是什麼?

福報禪師答:須彌山是佛教的宇宙概念裡最中心的高山,此山極高極廣,《長阿含經》裡記載,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約二十公里),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周圍有八大山、八大海,山四面有四大天王宮殿,山間花果繁盛,香風四起,金沙布地,七重欄楯、七重行樹等等,有諸鬼神住於其中。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為帝釋天所居之處。

不過昔時對於空間的認識,不像現代科學所提供的精確,不如說須彌山是一般人對於未知世界的想望。

經典同時也記載,即使福報大如帝釋天,也有可能因福報享盡而墮入牛胎馬腹,這意味著,天帝並非不入輪迴,只是因為福報具足,不用那麼快接受輪迴,所以「雖不在六道輪迴中,卻也未去極樂世界」是相互矛盾的說法。

再者,佛教認為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娑婆世界的食物對他們來說,粗糙如餿食,如若依照「妳婆婆已在須彌山修行」之說,應該不至於需要子孫供飯祭拜。一般需要法食甘露供養的,大抵是無主祭祠、或者是渺渺冥冥的中陰身。

綜合以上的說法,委實無法提供合理有據的回答,不過親人往生最要緊的是為其誦經修福、廣結善緣,仗佛慈力往生善道,後世子孫如能持續持誦《地藏經》或《阿彌陀經》,如遇水陸法會,為其受幽冥戒,都是生亡兩利的修持法門。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皆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