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媒體《南方都市報》報導,研究推動「一帶一路」的中國大陸智庫代表、大陸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藍迪國際智庫專案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形容,「一帶一路」正引領人類進行第四次全球化,性質類似之前的羅馬、英國和美國。
「一帶一路」全稱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據報導,藍迪國際是重大專案推動研究與發展的智庫,趙白鴿作為智庫代表,過去兩年走遍了包括「中巴」、「孟中印緬」、「中南半島」等「一帶一路」經濟走廊。
報導指出,被問到「一帶一路」如何定位?趙白鴿說,世界歷史上有三次大規模的全球化,首次發生於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修建了以羅馬城為中心的通向四面八方的道路系統。
第二次全球化始於十五世紀末的「海上大發現」,盛於英國的「日不落帝國」。這次全球化以海洋與貿易為基礎,由商船、戰艦和港口,構築起全球貿易和殖民網路。
第三次全球化是一九七○年代開始、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在這次全球化浪潮中,美國以「超級大國」的優勢,在技術、文化、標準、價值觀等各個方面向全球輸出影響力。
趙白鴿說,第三次全球化開始產生愈來愈多的不平等與負面效應:區域戰爭、宗教衝突、經貿紛爭、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因此,世界到了需構建國際新秩序、改善和重建國際治理、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關鍵時刻。
不僅考慮當代
更要顧及後代
趙白鴿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引領人類的第四次全球化,且是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化三大特徵是包容性、共贏性、創新整合性。
趙白鴿指出,在向「一帶一路」國家傳遞經驗的同時,也必須正視教訓,必須引以為戒。據分析,這些教訓包括協調發展做得不夠。協調,應該是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的五位一體,不能只講國內生產毛額(GDP)。同時必須將綠色發展放在重要位置,發展任何的產業,不僅要考慮到當代,更要考慮到後代。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定十四日在北京登場,公共運輸管制昨日提前實行。北京多個地鐵站昨起無限期封閉,包括天安門周邊的1號線天安門東、西站,2號線前門站。
論壇期間,奧林匹克公園、中國大陸國家會議中心及懷柔等北京北部地區交通壓力較大,將在部分路段、時段採取交通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