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能夠有錢,是因為努力工作、堅持本業外,更積極節儉存錢。
現在的人稍微有錢就享受和休閒,更以找機會搶賺一筆錢為要務。勤儉樸實已是空言。
巴菲特在世界財富排行榜排名第二,但他說他的致富秘訣─除了儲蓄和投資外,還是儲蓄和投資。
當他年輕時,從送報生開始就業以來,只要有錢就留住,他不買任何東西,他說他不認為有必要花錢,他總是看到錢的未來價值。他不買車,因為若不花掉買車的一萬,二十年後便有好幾十萬。他的執著和眼光,使得四十年前投資在他身上一萬元的人,現在價值八千萬。
王永慶是台灣首富,他的節儉更是讓人汗顏。一條毛巾可以使用十年;請客人喝咖啡,客人沒有倒完的糖包、奶精他會回收自己用;會議吃便宜的便當。他的精打細算,使得台塑成本低,國際挑戰能力高,凡是參與的投資項目大都能獲益,投資台塑股票的人,也是年年獲利高於銀行利息。
談節儉,現代的人嗤之以鼻,不但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更是透支未來還不當一回事,因此現金卡、代償卡可以大發利市。而且為了享受和無負擔,不生小孩、不結婚、不買房子之三不主義盛行。
其實雖是時代轉變,觀念劇變。消費觀、人生觀和以往大不相同,但若在各種投資技巧和消費技巧花心思,錢的價值還是能實現。
比如寒暑假出國旺季,熱門地點價位提高,不但人滿為患,服務品質也不佳;但一過旺季,價格立刻大幅下跌,而且服務態度更是殷勤。這是時機不同,低價得高貴之例。
當季衣服昂貴,剛出廠的手機、汽車、電話用品價位高,但不消一個月,價格可能下跌一兩成甚至一半,這種狀況,手機尤其明顯。
就如同投資,高檔時人人搶進、但有錢人和有眼光的人,往往捨不得高價進貨,等到下跌和無人問津時才撿便宜進場,這也是節儉的另一個定義吧!
世界網球排名第一的阿格西,他打球可以把球控制自如,要球到那個定點,落點絕不偏差,一般人打球,只求打得到,能打得出去就不錯了。
這含意應是:一般人在求投資獲利之前,應先以節儉、儲蓄存款為要。
要把每一塊錢當作一滴血,不能讓血輕易流出,血是有限度的,但血的功能非凡,價值很高,知道血是最珍貴難得之物,就會更加珍惜和妥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