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文化音樂藝術節,五千座位座無虛席。圖╲周雲
【記者曹麗蕙宜興報導】「禪是什麼?禪不是什麼?文字非禪、語言非禪、概念非禪……」舞台上大大的「禪」字,搭配心培和尚的偈子,開宗明義道出「禪文化音樂藝術節」的宗旨。突然,打板聲起,主幕變換破曉日出,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步出舞台擊鼓,鼓聲穿透清朗夜空悠悠入耳,立即沉澱五千觀眾的心,「禪門一日」音樂會隨之展開。
今年宜興素博會最大亮點首屆「禪文化音樂藝術節」,四月二十九日在大覺寺大雄寶殿前舉行,會場座無虛席。有別於其他演唱會的喧囂熱鬧,民眾一入場就被大覺寺的祥和、音樂會營造的禪風意境感化,個個守序有禮。參與的音樂家、表演者,無論來自尼泊爾、馬來西亞、台灣或大陸都是公益演出,每位都以虔誠、謙卑的心,將音樂供養給佛陀菩薩、現場大眾。
慈悲跨越藩籬 世界一心
在妙士法師與大覺寺法師的「晨鐘暮鼓」後,知名歌手、佛曲演唱家齊豫旋即帶來〈八聖吉祥祈請文〉,這是齊豫獨家公開獻唱此曲,她雙手合十,虔誠以空靈、清亮的音聲祈請八大如來佛、菩薩、吉祥天女、護法天神,觀眾彷彿聽到仙樂,隨著她純淨的歌聲遠離塵囂煩惱。
尼泊爾的瓊英.卓瑪,大陸的印能法師、甲雍喇嘛三位法師同時登台,輪流獻唱〈釋迦牟尼佛心咒〉、〈讚佛偈〉、〈觀音心咒〉,觀眾在其歌聲中,深深感受到佛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廣大無邊的慈悲。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舞者在舞台上圍成一個圓,隨著梵、藏、日、韓、不丹、西班牙、中文七種語言的《心經》版本,變換展現不同國家地區的肢體舞蹈,主幕也現出各國地圖,象徵沒有語言藩籬的「世界一心」。
緊接著音樂會總企畫黃慧音出場,獻唱她自己譜曲、深受廣大佛友歡迎的梵文《心經》,隨後還親自為瓊英.卓瑪鋼琴伴奏,演出藏文版的〈大悲咒〉,主幕投影出觀世音菩薩垂視眾生的法相,在琴音流洩、瓊英.卓瑪直入人心的歌聲中,觀眾難以壓抑內心感動,紛紛拭淚。
壓軸演出是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帶來的〈觀音發願文〉、〈最上三寶〉,當法師莊嚴排班步上舞台,現場響起如雷掌聲。舞者以曼妙舞姿展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法師則以攝受人心的海潮音梵唄一波波把觀音發願的慈悲,隨著歌聲傳遞到觀眾心海。
台上台下唱和 心弦觸動
「最上三寶,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聽到熟悉的梵唄,不少民眾也雙手合十一起讚頌,台上台下唱和共鳴,音樂會來到最高潮,場面殊勝感人。
謝幕時,全體演出的藝術家再度登台,民眾都激動地起立鼓掌,也有人散場時還坐在位子上合十流淚,「我內心太激動了,現在法喜充滿」「完全顛覆我對佛教的印象,原來佛曲可以這樣呈現」「這是我第一次來聽佛曲音樂會,我太喜歡了,覺得靈魂被淨化了!」「希望主辦單位一定要再辦,再遠我都會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