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宜興報導】「中國大陸人口十幾億,吃什麼?怎麼吃?影響世界的生產格局。」浙江工商大學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飲食文化資深專家趙榮光在「素食文化專家高峰論壇」中,一語道破在大陸推廣素食的重要性。
宜興素博會不僅美食名品匯聚,昨天開幕首日還以「素食無界,健康生活」為題舉行論壇,主辦單位號召產學研等學者專家,一同從歷史文化、產業、教育等角度切入素食的探源和推廣。
昨天除了趙榮光,包括宜興市旅遊園林管理局局長王忠東、中華民族文化藝術院院長張樂群、中國餐界奇人暨知名廚師魏保全、台灣《人間福報》社長金蜀卿、上海大疏無界素食連鎖CEO宋淵博、北京素直連鎖素食餐廳董事長冼冬、中國食文化研究會餐飲文化委員會副祕書長張紅霞等都參與主講與對話。
王忠東表示,推廣素食就是為了要讓人健康長壽,中國人從神農開始進入農耕社會,也從他嘗百草中了解藥食同源,食不僅可以溫飽,也能促進健康,延年益壽。
趙榮光指出,選擇食物是一種價值判斷,更直指中國人口十幾億,飲食的選擇對世界有關鍵性影響。他分享,自己曾提出拒經營、拒烹飪、拒食用稀珍野生動植物的宣言理念。他說,「素食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希望大家能以行動實踐。
金蜀卿則以媒體角度與大家分享素食理念落實教育的重要性。她表示,素博是平台,教育則是觀念的轉變。星雲大師曾說「吃素是最好的放生」,也呼籲要將護生教育扎根下一代。她舉佛光山系統的南華大學為例,「學校每周落實周一吃素,把素食推廣到學校餐盤上,也推廣回收雨水、攜帶環保餐具等,並發展綠建築,因而獲ISO50001國際認證」。
另外,宋淵博則是產業界代表。他說,自己因為母親罹癌,發願吃素至今已十八年,經營過三十幾間素餐館,而他在大陸經營「大疏無界」連虧六年,虧損高達五億台幣,但今年開始將轉虧為盈,且營業額會超過一億。他笑說,素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做,只要堅持、用心,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走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