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英、港、馬等11個國家地區、117人所組成的第12屆「福慧雙修印度朝聖團」,5日首站抵達北方邦的僧伽施(Sankisa)。由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前排右3)領眾祈福,並開示《天下處經》。圖/人間社記者乘廣
心定和尚(右3)開示說法,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右2)等眾陪同。
圖/人間社記者乘廣
【人間社妙開印度北方邦報導】來自美、英、港、馬等11個國家地區、117人所組成的第12屆「福慧雙修印度朝聖團」,5日首站抵達北方邦的僧伽施(Sankisa),也是朝聖團首次規劃的新朝聖地,朝聖團成員一同恭誦經文,聆聽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開示《天下處經》。一行並於8日前往佛陀入滅處──拘尸那羅朝聖,禮請心定和尚主法,在佛前虔誠禮拜《金剛寶懺》。
僧伽施是佛陀為母說法,從忉利天下凡之處。相傳佛陀為報母恩,上升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講說《地藏經》、為天人宣說佛法,象徵天人共法、法界平等,更傳達佛陀孝親思想、回入人間利樂有情的慈心悲願。為傳承佛陀孝親思想,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特地安排39位沙彌,與居住各地的家屬齊聚此處,聯同朝聖團成員一同恭誦經文,祈願世界和平、眾生離苦得樂。
學佛最幸福 向前有路
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現場開示《天下處經》,闡釋佛陀慈悲與智慧的精神,提醒大眾修習「四不壞淨」能升天乃至得到解脫的成就。
下午,一行近300人前往YBS佛教青年會主席Suresh創立的YBS學校,由心定和尚主持新校舍奠基儀式,祈願工程平安順利。
隨後,禮請心定和尚以〈學佛的人最幸福〉為題開示,指出優秀的在家信眾,要自己與他人都能圓滿戒、施、聞、智等「四成就」。亦說明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只要行善積德,人人皆能解脫。最後勉眾「向前有路,光明在望」,佛法在印度定能復興。
值得一提的是,此場演講全程由沙彌即時翻譯成印地語,流利的口條,讓台下家屬、學生驚嘆不已。
「福慧雙修印度朝聖團」一行,於8日前往佛陀入滅處──拘尸那羅朝聖。在佛陀八大聖地中,遺址修復與整治最完整者,首推「拘尸那羅」。當年佛陀在此處的娑羅雙樹間,阿難鋪設床座,佛陀右脅而臥,安詳入涅槃。
如今雙羅雙樹已不復存在,阿育王所造的涅槃塔,也被後世重建取代,但涅槃塔前的涅槃寺,供奉6公尺長的臥佛,修造時間可追溯至5世紀笈多王朝時期,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朝聖團成員不約而同準備巨幅金袈裟,口裡稱念佛號,手持袈裟繞佛三匝,並將袈裟披在臥佛身上。濃厚的宗教氛圍,不少人感動得淚流滿面。
行三好四給 光明在望
隨後,一行人在涅槃寺外穿海青、搭縵衣,禮請心定和尚主法,在佛前虔誠禮拜《金剛寶懺》,不僅懺除業障、消災解厄,更能省思佛陀涅槃前所言「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教法。
馬來西亞信徒陸莉孌表示,非常有福報可以為佛陀供養袈裟,但「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所以拜懺時,特別專注、用心,希望在佛陀見證下,業障都能消除,身心獲得清淨。
此外,朝聖團朝禮佛陀聖地,心定和尚亦慈悲全程領隊,分別在衹園精舍、阿難舍利塔前,為大眾開示佛法。不但講說給孤獨長者、鴦伽摩羅的故事,更解說《雜阿含經.觀心意識無常》、《佛陀最後一位入門弟子》、《佛陀降伏拜火教》等經文,勸勉大眾知無常、行八正道,並要奉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之三好、四給,才能「向前有路,光明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