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語重心長。圖/侯永全
【本報台北訊】「大陸培育的人才都在打國際杯了,台灣還毫無意識,當然只能被駕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到台師大演講時指出,科技浪潮襲來、強國環伺,台灣在世界的政治、經濟版圖上消失了,曾經驕傲的文化、教育、人才優勢也慢慢消失中,「台灣已經沒有定位了,我徹夜難眠,社會卻還沒有危機意識。」
嚴長壽表示,這十年學習環境產生巨大的改變,教室在世界每個角落,很多線上學習平台可容納全世界最優秀的課程,孟加拉、印度的窮孩子可直接上網接受一流的課程,對非英語國家包括台灣,造成很大的衝擊。
「這是一場跨國家的競賽,不管是對學生、對老師。」嚴長壽指出,知識的萃取已經不再只能靠單一教師的講授,「這是國家的危機,如果還繼續綁在教室學習,時代已經不給我們等待的機會」,如同教育學者杜威曾說,「今天的教學方式還是如同昨日,我們就是剝奪了孩子的明天」。
嚴長壽說,有次他在機場聽到兩個大陸年輕人聊天,其中一人是公費留學到英國念大學,畢業後回國,工作一段時間後被派到印度工作,周末還上EMBA課程。他聽了嚇一大跳,大陸花這麼長的時間培育人才打「國際杯」,反觀台灣根本還沒有準備好,「如果無法培養自己的國際人才,當然只能被人家駕馭」。
嚴長壽說,政府高喊南進政策,要找越南等國學生來台讀書,台灣有很多新移民,經濟部、內政部、教育部等跨部會應提獎助辦法,在大學設產學專班,讓會講母語的新移民之子在大學學習專業,再補助孩子畢業後回越南工作,「台灣要為自己打世界杯」。
他說,年輕人必須做機器人無法取代的事,看到台灣以外的世界。他期勉年輕人兼具學術、技術、藝術三項能力,醫師的手要巧,廚師要懂美學。老師不能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必須清楚知道全世界最棒的課程在哪裡,並鼓勵學生上哈佛、史丹福大學的線上課程,「一個好的老師必須承認自己不是最好的,這樣才能教出比自己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