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育有成 青菜吃光光

陳玲芳 |2017.04.26
99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多年來積極於校園中推動「食育」,營養室主任許惠玉分享,飲食教育對培養孩子的飲食行為是有正面影響的,曾有學校在持續兩年食育後,讓學生平均每天多吃七十四克蔬果。學校裡也有老師分享,自從孩子接受食育、學著自己種菜、照顧菜園後,對午餐不再挑食、也不會浪費食物、還會把青菜都吃光光,廚餘量也跟著減少。

根據台大亞太糧損資料庫,台灣一年浪費的食物,可以堆成六十座一○一大樓(以放入九十公分廚餘桶計算)。許惠玉表示,飲食教育已成全球趨勢,日本更將「食育」當作德、智、體、群、美等五育的基本,孩子對食物認識不夠,容易出現偏挑食、或者習慣以營養補充品取代原態食物,導致過輕、過重、肥胖等體位兩極化情形,長久來說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影響。

許惠玉提醒,如果孩子不重視「吃健康的食物」的重要性,未來可能變成「膠囊世代」。例如三餐再也不花心力烹調食物、也不再咀嚼和品嘗味道,只是把各種膠囊錠丸倒進盤裡就輕鬆上桌、配水一吞,看似省時又方便,但卻會因此失去飲食文化、還有導致營養不良。另一種可能是,因為不重視食物與營養的健康,吃東西不健康,而可能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導致各種膠囊(藥物)不離身的後果。

為擴大食育力量,董氏基金會推動「提升兒童食育力」校園深耕計畫,希望能夠建立完整而有效、有趣的校園食育模組,在未來供全台小學使用。支持董氏基金會「提升兒童食育力」計畫,可在本周六前,至全台全家便利商店零錢捐箱投下您的一份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