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是韓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又是韓國的「對外國門」。但仔細觀察釜山的大街小巷,除了公用指示牌加英語之外,街上幾乎所有商店門面的招牌和宣傳廣告,都是清一色的韓文。不過也有例外;當驅車走過繁華地段的海雲台區、蓮堤區、釜山鎮區和東萊區的時候,卻發現了好幾種中文招牌———幾乎是釜山唯一的一種「外文招牌」。
有些招牌很明顯的是華僑開的飯館,像「長春香」、「東月飯店」、「龍門閣」等。
但另外一類卻不是中國人開的,比如有兩三處中文招牌是寫著「韓藥」的店鋪;那自然是為了顯示自己所經營藥業是歷史悠久的。
按理說釜山最靠近日本,受日本文字的影響應該比中國大,但這裡偏偏就會出現中國文字,而且人們以講中國話為榮,以看懂中國文字為「有素養」的標誌。由此可見中國文化對韓國文化的影響確實不小,而中國和韓國的關係發展,也確實有著更多的文化因素在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