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自然新材料董事長 王克璋 人才重要性更勝資本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7.04.23 語音朗讀 70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克璋親臨濟南大自然新材料二期工廠開工動土儀式。 圖/資料照片 濟南大自然新材料董事長 王克璋 圖/資料照片 王克璋(左二)在連任五屆濟南市台商協會會長期間,大力幫助台商,獲得前經濟部部長暨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肯定,並在公司擔任獨立董事。圖/資料照片 整理報導/杜晴惠 濟南大自然新材料(簡稱F-材料)是山東省知名台商企業,也是全球第五大香菸濾嘴材料大廠。創辦人王克璋自一九九二年與濟南化纖廠合資至今,大陸經商二十五年,見證台商的轉型之路,王克璋說自己的經營祕訣是保持彈性、發現需求,「要常想五年後就要變;沒挑戰很容易乏味,會自己消滅自己。」 今年三月,大自然新材料位於山東棗莊的上游原料新廠中峰化學竣工,董事長王克璋在竣工典禮上表示,未來將朝上游原料垂直整合,除了深耕香菸濾嘴材料本業,要擴大應用領域,包含鏡框、工具手把及3D列印等。「我們要在原材料中探尋更多應用可能,不要在大家既有的球場踢球,而且不只踢足球,也要打棒球。」 台商創新轉型個案 這位身兼台企聯副監事長、濟南台協創會會長的企業家,曾經是台灣紡織上市公司聚隆創辦人之一,他經營的F-材料,一向被視為台商創新的標竿。在新廠竣工儀式上,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副董事長高孔廉、大陸國台辦前主任陳雲林均到場祝賀。 王克璋之所以能帶領公司成為轉型標竿,是因為他幾度在產業陷入紅海之際,勇敢轉彎,像是尼龍產業將陷入紅海之前,他帶領公司切入醋酸纖維領域。 「做別人不常注意的領域。」王克璋說,醋酸纖維主要用於香菸濾嘴,在四大國際大廠寡占市場情況下,王克璋搶進大廠未觸及的第三世界新興國家,靠自行研發技術、開發新市場,「沒有所謂高科技行業,只有供需關係。」只要需求超過供應,且能在需求出現時適時遞補,企業就大有可為。 這座新廠位於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預計今年六月投產,第一階段預計產能為兩萬噸醋酸纖維素。王克璋表示,其中的一萬噸將供應F-材料製造醋酸纖維絲束,持續鞏固本業——香菸濾嘴市場;一萬噸開拓新應用領域,將塑料級醋片運用於鏡框、髮夾、鞋帶頭等民生品,鎖定溫州、義烏、廣東等下游客戶。 低調客毫無架子 根據媒體報導,從新廠竣工儀式政商名流雲集,可見王克璋人緣好、人脈廣,朋友對他最多的評價就是「務實」,都說他為人低調、客氣,沒有半點上市公司老闆的架子。 另一方面,王克璋的管理哲學很簡單,就是重視人才。他認為,在高度重視自主設計、研發能力的產業,人才重要性更勝資本,人才也是大陸投資最常發現的驚喜。他說,大陸母體大,天才總數比台灣多,可惜在精英化領導下難浮上檯面;但在民營公司裡,常常一群民工裡可以意外發現被埋沒的天才。 他舉了一個例子。多年前,日本公司派人到工廠灌程式,一名只有小學學歷、連英文也不懂的工人,就在一旁看,回家後居然能將日本人操作的程序全寫下來。一個月後日本人回國,設備突然當機,這名工人憑著記憶模擬操作,成功解決問題。王克璋笑著說,「這就是天才!這名工人現在是我們公司的副總」。 企業歷經轉型,難不倒王克璋,但他有一個尚未完成的夢想,也是他自中學、大學時代的理想:辦雜誌。別的企業家跨足媒體,王克璋想做的卻是辦一本給中學生看的雜誌。他說就讀台科大時曾苦於熱力學、材料力學,但慢慢地,他從中發現,力學其實也是一種美學。 王克璋說,對已具獨立思考能力的中學生,若能提供腦力激盪的交流空間,培養科學思惟、刺激數理邏輯思考等,有助年輕人更願意投身艱深的研究工作,而非追求一本萬利的易走之路。「科學很重要,社會卻著墨甚少。例如年輕人電影中,大多是愛情或歷史素材。」 記者問他,目前還有雜誌夢嗎?這位善於轉型的傳產大老回答:「網路太方便,很多東西一秒鐘就可在網路上得到,難有新辦雜誌的空間,應該會失敗。」他苦笑道。 小檔案 王克璋,1957年生於台北,現任濟南大自然新材料(簡稱F-材料)董事長。 台灣科技大學化纖系畢業,1983年任職於台灣瑞毓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銷售工程師,1987年與朋友一起創辦台灣聚隆纖維公司,1989年陪父親到大陸探親,決定落腳濟南開創事業。 1992年,聚隆與濟南化纖廠簽訂合資意向書,成立聚大纖維。1996年,聚大纖維開始投產,成為濟南最大的台資企業,由王克璋擔任濟南聚大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但合資常發生的問題在於理念不同,加上當時大陸化纖業遍地開花,尼龍絲市場供過於求,1999年王克璋成立大自然新材料公司,一方面繼續生產尼龍纖維;另一方面謀求轉型升級,2005年決定改做醋酸纖維,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全球第五大香菸濾嘴材料大廠。 2015年11月初,濟南大自然新材料在台灣掛牌上市,台灣主要客戶是台灣菸酒公司,全球客戶遍及南美、亞洲、北非、中東,連埃及、巴西菸廠都來下單,目前公司也從香菸濾嘴材料跨入不織布面膜基布、濾水器濾心等領域,並朝稀缺、尖端原材料創新。 經營創新之道 發揮拓荒精神 尋找額外商機 今年二月,王克璋出席由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舉辦的座談會,主題針對大陸台商的商機、挑戰與對策,其中關於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王克璋認為,對台商或許也是個契機。 出席這場座談會的,除了王克璋,還有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陳燕木、福建省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鄭德汐、江蘇省徐州市台商協會會長張冠中。 陳燕木希望台商不要只靠中國大陸或單一國來製造商品。他表示,台商要在全世界創造製造業優勢,將工廠遍布全世界,包括台灣、大陸、美國。他認為,配合中國大陸逐漸清晰的一帶一路通路,台商可將商品配送到全世界。王克璋也認為,大陸官方其實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帶一路對於台商來說,是個契機。 他說,在中國大陸做生意常沒有清楚遊戲規則,所以政對商的限制、規範常有空白,生意人需要自己創造獲利空間。而中國大陸的政商關係是等價交換,若台商能主動對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展現自身價值,那麼空白的地方就是台商的機會。 走在自己的路上 至於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中美貿易戰的隱憂,王克璋在另一場探討美國投資風險的座談會上說,出口美國或許已不是台商唯一的出路,建議台商可轉向較少接觸的中亞、東歐、北非和中東等市場「拓荒」,尋找額外商機。 王克璋的建議來自於自己的經驗。當年他決定在尼龍纖維之外,改做醋酸纖維,那時的醋酸纖維是僅次於嫘縈纖維的第二大品種,具有過濾強效,但被美、日、義大利及德法合資等五家大廠壟斷全球原料的供應市場。這幾家大廠不賣原料給王克璋,讓他的工廠長達三年處於空轉狀態。 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王克璋找到烏茲別克一家具有醋酸纖維原料製作技術的工廠。這家工廠原本已停產,為了取得原料,王克璋只好從挪威購買木漿,送到烏茲別克這家工廠製成原料,再運回濟南生產。直到二○一二年,五糧液集團獲得義大利的技術,成為王克璋醋酸纖維大宗原料的來源。 目前濟南大自然新材料仍是大陸唯一一家擁有醋酸纖維技術的台商,王克璋為了不讓這項技術外流,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動手做,包括工廠裡所有的設備,都是自己畫圖,給鐵工廠打造,再回來自己重組。「我不是什麼企業家,我只是個工人。」王克璋曾經自謙地說,當時他常以廠為家。而當外界讚賞他永遠洞燭機先,王克璋卻自比「蘇武牧羊」,只是走在自己的路上而已。 前一篇文章 二○二五戰略規畫 加速雲平台和雲服務 下一篇文章 曼恒數字創始人、CEO 周清會踏實深耕虛擬實境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 作者其他文章《大陸導演》王小帥 拍出小人物生活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鍵盤時代 喚起毛筆書寫的熱情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阮安邦【古琴技藝傳承路上】林法是我真正的知音愛國者集團董事長 馮軍 誠信是品牌建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