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莉雅整理
劇烈變動的時代,電腦及網路、人工智慧及運算程式的進步,導致各行各業的改變超乎想像,很多職業就像潮汐般瞬間蜂湧而起、瞬間又消逝無蹤,有些全新的工作也以各種面貌衝擊就業市場,讓很多年輕人慌亂於不知該如何面對生涯未來。
事實上,目前台灣絕大多數大學科系所學到的技能,畢業後幾乎都用不上。但年輕人也不要因此慌了手腳,不妨就自己的個性和喜好,看看究竟適合朝哪個方向發展,並利用各種機會幫助自己多充實這方面的能力。
基本上,未來最需要的人才有兩大類:一類是多功能的通才,另一類是專門發明新科技的人。這兩類人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端賴自己能有多「通」?多「專」?據以決定是否被認定為「人才」。
以通才而言,至少要同時懂得好幾個科系的範圍,例如中文系學生熟悉Excel,當會計一天就能上手,除此之外,也可以兼任企畫、手機攝影師、銷售高手、送貨達人、搬東西……懂得解決各式各樣業務問題,只要讓老闆認為請到這位員工,可以抵得過請兩三個散漫且只會做單一工作的員工,就會被視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就算老闆不識貨,不懂得用兩倍的薪水留住這樣的人才,也會有同業來挖角,畢竟,各行各業都在找「多功能」的人才,只要懂得在每種新科技出現時快點接觸並學會它,就有可能成為兼具多種能力的高手。
另一類發明新科技的人才,可以讓人不斷學習各式新科技,幫助社會及產業跨入下一個世代,更是各方急於投資、合作的人才。
由此可見,不想庸庸碌碌過一生,年輕人一定要設法擺脫同溫層,試著去學自己不喜歡的各種新技能,只要能學通其中一項,就能證明自己的格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小,換言之,要學習各種新科技、新事物,根本是易如反掌的事。
●今天上午8:05~8:15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