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六度法門?
福報禪師答:六度即六波羅蜜,「波羅蜜」指的是達成理想之意,佛教以六種法門來完成修行的功課,透過這些法門,成功地讓自己從煩惱,此岸度到智慧的彼岸,所以稱為六「度」。
這裡提供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提到的六度修行法供你參考:「學習布施,是改造自己慳貪的性格;嚴持戒法,是改造自己惡性的行為;修養忍耐,是改造自己瞋恚的惡習;發心精進,是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修學禪定,是改造自己散亂的思想;開發智慧,是改造自己愚癡的認知。」
布施,是誠心的供養,有道是:「臉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生活中一個笑臉、一句好話,都可以幫你得到更多的笑臉和讚美;遵守家庭社會秩序與國家法律,這樣的持戒不但尊重別人也保護自己;凡事三思,做事前多做規畫和演練,口出惡言前多想一分鐘,能減少造成遺憾的因緣;工作全力以赴,遇事不推諉排斥,朝著生涯規畫的目標一步步築夢踏實,這是精進;定靜的功夫不只是坐坐好看而已,生活作息正常,隨時保時一顆清明的腦袋,遇事不至於慌亂無章,才是定靜的功夫;多充實有用的知識,無益的八卦口水羶腥消息少碰為妙,研讀佛經、參加公益活動,累積福德與智慧。
轉煩惱為菩提在生活意義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嚴肅,星雲大師年輕時喜歡打籃球,也從中悟出六度的道理來,比如以眼神和隊友互通訊息、傳球等,是布施;遵守球場規則、及至運動家的精神,維持球賽順利進行,是持戒…等等,熟習了這六種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特質,就可以運用在生活上。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皆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