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的大象 人口過剩問題不容忽視

編譯/潘楠慕  |2017.04.16
2333觀看次
字級
全球人口持續快速成長,各界應及早規畫,創造理想環境。
高齡化社會,往往面臨醫療照護成本升高的問題。
科技進步與政策,可使高齡者繼續留在職場。

許多政治人物一提到人口過剩就避之唯恐不及,這個攸關地球未來的棘手問題也被形容是「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許多人都意識這項問題,卻因為難以解決而遲遲不予因應。

依據統計,目前全球人口已高達74.9億,今年共已成長2300萬人。許多評論直指人口過剩是地球最大的威脅,不過,地球上的人口是否真的已經過多,無法負擔目前的人口數量?

地球的生活空間有限,但整個地球無法擴張,人類需要的各項資源如食物、水和能源也只有一定的數量。因此,人口增加勢必對地球帶來一定的影響。伴隨人口成長而來的問題,包括資源不足、分配不均、貧窮、飢荒;此外,隨著人類生活型態與文化的轉變,少子化、高齡化也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

不過,專家指出,問題的關鍵並非人口數,而是消耗的規模與性質。國際環境與發展機構的資深研究員塞特維特引用印度聖雄甘地的名言表示,「這個世界足以支應每人所需,但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貪婪」。

統計顯示,現代人類的人口數,一直到近代才快速增加。1000年前,地球總人口數可能只有幾百萬人。全球人口直到1800年代才突破10億大關,1920年代才超越20億人。

研究推測,2050年時世界人口將達97億,2100年則超過110億。由於成長的速度前所未建,也難以推估將產生何種後果。換言之,即使人口成長符合預期,目前的知識水準也無法預測屆時人類是否得以永續生存,或無以為繼。

專家指出,未來20年人口成長主要來自目前中、低收入國家的都會地區,對地球的衝擊或許比想像中小,因為這些國家消耗的資源本來就少。值得關注的是,一旦這些地區的人決定改變生活型態,轉向富裕地區看齊,對地球資源的衝擊就會快速增加。

研究人員指出,資源的消耗無可避免,但如何適度掌控、尋找替代資源,有賴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取得平衡並分享,才可能創造理想的環境,使地球永續生機。

日本積極因應人口高齡化 各界關注

日本是全球最高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之一,當局也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終將嚴重影響其人力資源,積極探討並研議對策。由於日本並非唯一面臨這項問題的國家,其各種方案也成為許多國家關注焦點。

世界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定義為高齡者的65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以日本最高,達26.3%。排名第二的義大利,比率為22.4%;希臘的高齡人口占比排在全球第三,達21.4%;第四、第五分別為德國(21.2%)與葡萄牙(20.8%)。

據日本當局推算,日本總人口在2065年可能降至8800萬人,高齡者的占比則高達近40%。人口老化速度如此快,已使日本產生焦慮與悲觀,更面臨生產力大幅下滑、勞動參與率低落、社會福利成本偏高的危機。

高齡化、少子化,已成為日本經濟及社會的嚴峻挑戰,並且還有養老金、老人照護和醫療費用等問題。

日本當局早已意識到狀況危急,也苦思因應之道,安倍政府大力推動「日本1億總活躍」計畫, 政策包括維持1億人口,設法提高出生率等。

專家也指出,日本必須設法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讓老年人留在職場,研發可取代人力的機器人等,透過政策與科技改善日益嚴重的高齡化問題。

人口資源的減少已使日本無法再透過勞動市場的規模擴張經濟,必須提高生產力以提振經濟成長與穩定。

日本是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最長壽國家之一,去年男性平均壽命80.79歲,女性達87.05歲;然而,這也代表高齡化的問題急迫;由於高齡化的危機並無前例可循,日本如何因應、是否有效,都是其他已經處於高齡化或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國家的觀察重心。

高齡化 是危機也是轉機

人口老化常被視為國力下滑、財政負擔加重等危機,但如果能夠審慎面對,或許也能化危機為轉機,使高齡者有所貢獻。

傳統思惟中,高齡者往往被視為不具生產力、消耗年金與醫療資源的族群。然而,如果能使具有生產力的老年人口繼續發揮作用,不僅可以減少負面影響,更可轉化為正面的貢獻。

少子化、高齡化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且是難以逆轉的趨勢。如果能提升高齡者或高齡勞工的勞動參與 ,將可讓這個族群繼續在職場貢獻其技能及經驗。

許多先進國家都出現人口快速老化的狀況,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這些國家面臨的挑戰,是就業市場斷層以及工作人口成本負擔加重。不過專家指出,人口高齡化固然有其風險,但同時也帶來契機,包括民眾健康意識提高、醫療照護、保健產品的需求提升,生技產業發展等。如果配合適當政策、產業轉型與科技輔助,高齡化反而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助力。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和國際長青協會早已呼籲,各國政府應加緊因應人口高齡化,顯見這個現象已成為世界性議題。以歐洲為例,高齡化並未帶來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是這些國家接納移民,填補勞動力,另一方面是這個地區的技術快速進步,提高了生產水準。

其他已進入或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應思考如何效法先進國家,以主動、正面且開放的態度迎接高齡化,善用高齡人口的優點,發揮最大效益,化危機為轉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