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為推動廢除檳榔園及轉作措施,今年更加碼鼓勵轉種茶葉、油茶等經濟林種。但轉作有其高難度,以及最高只有二十五萬元可補助,以致迄今觀望者居多。
如果是要真心協助農民轉種,在轉型期間,政府應每月給予一定補助金額。至於砍掉的檳榔樹、檳榔荖葉的山林與土地,當確定栽植更高經濟農作時,需要專家指導,農委會農糧署必須認真的悉心指導,一直到能量產、營收為止。
對於無法轉型的檳榔老農留下的土地,政府應該予以較高金額的承租,然後將土地做為有志務農的年輕人開始創業的開始。當老農有優渥等同退休的租金養老,年輕世代更因為找到發揮「空間」,一舉兩得,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衛生福利部應該及時提出檳榔的健康捐,也就是積極針對販售檳榔課稅與調高其單一售價。一則可以增加相關健康費用挹注,一則可以抑制「紅脣族」人口成長。
所有的檳榔健康捐,更可以提供販賣檳榔的業者失業補助,以及透過就業輔導協助其轉業以及提供職業訓練。
頡陵(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