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大,但政治人物批評起外國,口氣都很大;不妄自菲薄是對的,但口氣大到粗魯無文、甚至傷害邦誼,那可不僅是夜郎自大而已。
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未獲泰國發給簽證,竟罵起泰國是個「不入流的國家」。不禁讓人想起二○○四年,當時的外交部長陳唐山只因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在聯合國表態支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就在鄉親面前酸新加坡只有「鼻屎大」。
一九九八年我國駐所羅門大使謝棟樑當著國內媒體的面說,所羅門是個「鬼地方」,引發駐在國抗議,被迫狼狽調職,外交官如此出言不遜,令人匪夷所思。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些紀錄很快又被所謂白色力量、超越藍綠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所打破。
柯市長出訪香港還沒回國,就急著在國外大發議論,說「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回國後還加碼:「香港不只小,連選舉都沒有,有什麼好羨慕的,自由的靈魂都沒有。」順便也掃了出訪國泰國「政變三年多,還沒有選舉」,新加坡更是「住在鳥籠的金絲雀」。
柯文哲剛當選台北市長,接待英國訪客,稱人家送他的國會紀念懷表是「破銅爛鐵」,訪日本時又說人家的文創商品「是給那些窮極無聊的人玩的」。
外界尚且以柯市長是政治素人,勉強忍受;但他的任期已過一半,對接待過他的國家或地區,依然說三道四,甚至不堪入耳,不僅有失基本外交禮節,台北市民或台灣人民,恐怕也很難以柯市長這種言論為榮。
曾以「歷史的終結」斷論民主制度是人類唯一選擇的日裔美籍學者福山,近年也因民粹主義風行,頻被打臉,一再為自己的理論辯護。台灣有可貴的民主制度,但多元自由的言論,並不表示就可肆無忌憚的無的放矢,從台灣日趨民粹的政治走向,難保不是另一個崩壞的開始。
柯市長前幾天為宣傳世大運,跌個「五體伏地」,雖然媒體和網路一片嘻笑,但為台北市宣傳的拚搏精神,還是令人感佩的。可是回過頭來,柯文哲在選舉台北市長時,不是將世大運批評得一文不值嗎?怎在拿不出政績時,又卯足勁宣傳呢?
台灣很小,處境艱難,我們當然要有志氣,要努力宣傳;可是如果用前面這些政治人物口無遮欄式的言論,不僅自取其辱,對台灣所驕傲的民主,恐怕也只是反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