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俊利
「你們家孩子最有規矩,」鄰居消防隊長在父親靈堂上香,轉身向母親誇讚:「消防隊種的龍眼樹,不曾隨手摘下一顆。」
民國五十七年,隨著父親警察職務調動搬到歸仁,當卡車停在宿舍前,映入眼簾的是整排濃密高大的龍眼樹。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對於攀爬到後院圍牆內的龍眼樹,自然是充滿好奇。纍纍的飽滿果實,甜美芳香的汁液引起眾多果蠅、蜜蜂覬覦,連螞蟻也終日黏膩圍繞。
早晨漱口時,圓大的果實攀進窗戶跟你打招呼;傍晚開啟鐵門回家時,伸長的枝葉也急著尾隨跟進;夜晚在書桌上挑燈夜戰準備聯考時,圓鼓鼓的果實映照著月光,留影在書堆裡。
終日和你長相左右的龍眼,在小孩眼中是難得的珍饈,隨手一摘,便是甜美多汁的零食。但,自小就受到誠實且極富正義感的父親耳濡目染,他忠於職責、忠於良心的行為,讓我對於外界物質的誘惑,自然形成免疫力。
當年,窮困且貧乏的年代,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是最佳的親子教養典範。
離家三十多年後物換星移,老房子被徵收拆毀闢成道路,綠蔭成林的龍眼樹不見蹤跡。一切都灰飛煙滅,童年在歸仁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吃到龍眼時,才在眼前再次重現……
尤其是「你們家孩子最有規矩」這句話,是讚美更是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