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國中招生的盛況彷彿聯考,有些家長表示是因為十二年國教讓孩子的壓力不減反增,才爭相選讀私中。
造成家長瘋私中的原因,與十二年國教的考招制度煩亂,當然脫不了關係。政府以繁星這種看校內排名的升學手段,來打擊公立名校的士氣,結果反而肥了私立學校,從今年的學測高分群分布情形,私校逆勢成長,都會區明星高中卻相形失色,其道理何在?
所謂「辦學績優」的明星私校,不單在中小學階段,均可以智力或性向測驗篩選學生,更可大在校內以能力分班,學校甚至與校外補習班策略聯盟,讓精英集中的「好班」學生,在校內便得享受最佳的教學資源,而這些在公立學校,根本是違反法令。
接著國中畢業時選擇直升,不但避開煩人的升學把戲,讀到高三時,更以優異的校內排名優勢,學測卻不一定較佳的成績,搭上繁星的便車,輕鬆進入頂尖大學就讀,怎不教人趨之若鶩?
一些腦筋動得快且有錢家長,開始讓孩子從優勢不再,且制度規範綁手綁腳的公立教育體系中出走,使私中的招生在少子化的險況中一枝獨秀,這難道不是拜政府的國教政策所賜?
鍾邦友(高雄市/高師大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