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錢鍾書的 讀書方法

尹小平 |2007.04.30
323觀看次
字級

錢鍾書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大學問家。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著作甚豐;且潔身自好,淡泊功名,柯靈先生在〈促膝閒話鍾書君〉一文中說:「錢氏的兩大精神支柱是淵博和睿智,二者缺一,就不是錢鍾書了。」足見學術界對他的推崇了。錢鍾書的讀書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對學習知識,他主張「全體大用」、「亦掃亦包」,不依傍一家之言而兼容「異量之美」。就是說,知識面要廣,視野要開闊,努力做到博覽群書,兼容並蓄,吸取各科知識與各派學說之精華,蓄存在大腦的「記憶倉庫」之中,隨用隨取,達到「古今賅備,東西融通」之境界。正是本著這種治學原則,他才能取得訓詁、詞章、義理同爐共治,事理、文理、哲理相互闡揚的學術成就。

二、關於學習的指導思想,他主張採眾家之「花」,釀自己之「蜜」。此蜜已非彼花,而自成一味。就是說,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立的知識,和學術界大聲疾呼的:不識錢鍾書,是中國人的遺憾。

三、在學習態度方面,他主張「書不可盡信」。他說:「盡信書,固不如無書,而盡不信書,則又如無書;各墮一邊,不盡信書,斯為中道爾。」就是說,讀書要用批判的態度去對待,對書中的知識(理論)的觀點,既不要盲從,又不能抱虛無主義(全盤否定)態度;既要鑽進去努力學習,又要能跳出來獨立思考。為達此目的,他強調:讀書不能只是以眼讀,也不能只以心讀,而是超越二者之上的以神讀。

以眼讀,就是把知識像拍照片一樣拍下來,原封不動地死記在腦子裡,這是下智;以心讀,就是以理解書中的內容、觀點為目的,至多是一座儲存知識的倉庫,這是中智;用神讀,就是不但心領神會書中的精髓,還能融進自己的創見,自成一家之說,這是上智。錢先生採取「用神讀」的學習態度,值得借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