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針對全台一千多位上班族所進行的穿鞋習慣調查顯示,國人對於「灰指甲」的認知觀念不足,每日穿鞋時間逾八小時,且多數民眾在鞋子受潮未待全乾下繼續穿,這些行為無疑是讓自己暴露在「灰甲一族」的風險中。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黃毓惠表示,調查發現近六成上班族鞋子因腳汗潮溼,或淋雨、受潮,未等全乾便繼續穿著;近四成當鞋子未乾、受潮的時候繼續穿著,未進行更換;其實上述當鞋子或襪子潮溼未乾便繼續穿的行為,無疑是讓自己暴露在容易誘發黴菌滋生的環境當中,不僅讓灰指甲(甲癬)悄悄找上門,還可能造成復發。
調查結果也顯示,目前有逾六成的灰指甲患者未接受治療,而它們不願治療的主因為「不覺得需要治療」(占五成)、覺得治療麻煩(占二成四);然而,當他們知道灰指甲會「傳染」給他人時,治療意願即高達八成四。另外,調查也發現,近三成灰指甲患者同時為香港腳(足癬)患者;黃毓惠表示,她在門診也發現不少因「胯下癢」求診者,泰半與本身感染灰指甲有關。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醫師表示,灰指甲的學名是「甲癬」,俗稱「臭甲」,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黴菌感染引起,造成指甲末端開始變混濁、變灰、黃且失去光澤,指甲下變厚,然後慢慢向後廓方蔓延,以致整片指甲變形及脆弱。
預防灰指甲之道,為日常生活注意個人衛生,穿著通風透氣的鞋子,並且最好有「兩雙以上」鞋子交替穿;沐浴後應把腳趾擦乾,尤其是趾縫等較易被忽略的地方,保持指甲與身體乾燥;家中有寵物時,若寵物有皮膚黴菌疾病,也容易傳染給人類,應留意居家環境,預防感染灰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