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裝卸討論是否適用責任制。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一例一休上路後引發諸多爭議,勞動部新增四周彈性工時、八周彈性工時適用行業後,傳出責任制也已啟動勞動基準諮詢會,專家學者商討「碼頭裝卸」是否可適用責任制,若經適用,勞資雙方可自行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不受七休一限制,排班更具彈性。
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俗稱「責任制」,屬於監督、管理人員、監視性、間歇性工作的專業人員,經勞動部核定公告行業,勞資雙方可自行約定勞動條件,不受勞基法規範。
一例一休上路前,海運業就曾出面喊苦,有裝卸業者曾說,港口周邊受天氣影響極大,尤其颱風或東北季風後,更會突然湧入大批船隻,把休假勞工都叫出來也忙不完,「船多待一天,成本就增加數萬」,根本不可能等勞工換班,且港口周邊工作人員都須專業執照,很難找到補充人力。
依據勞基法規範,責任制適用行業須符合要件有,屬於間歇性、特殊性等工作,勞工須為監督、責任制專業人員等。據了解,有與會委員認同,碼頭裝卸因船隻靠港不確定性,符合間歇性要點;勞工得具備專門技術並且得完成一艘船,屬於責任制專業人員。對此,勞動部僅回應,已召開勞動諮詢會議,專家學者仍在研議中,目前尚無結果。
除海運業,之前米穀公會也提納入責任制要求,連同主管機關農委會也站出來背書,勞動部說,米穀公會尚未啟動勞動基準諮詢會,之後會再找專家學者研議。
公開透明 避免誤解
對此,有勞團呼籲嚴格審查,避免「開後門」;學者則建議,公開透明審查,並對外說明適用行業困難處,避免外界誤解。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認為,經審慎評估,真正有需求業別應給予空間,才不致於衝擊企業生存,連帶影響勞工,不過勞動部「應設定落日條款」,督促企業擬訂改善計畫。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強調,彈性工時、責任制都不應與一例一休原則違背,避免成為「後門條款」,勞動部應嚴格審查,不該任意開放。
責任制歷年核准行業
86年 增1行業:事業單位首長、主管之駕駛
87年 增17行業:銀行經理、資訊工程師、家
庭幫傭等
88年 增12行業:廣告企畫、電影片主管人員
、室內設計裝修等
89年 增2行業:總統辦公室工友等
90年 增3行業:工地營造人員等
91年 增1行業:抽水站人員
92年 增1行業:立委公務車駕駛
93年 增1行業:港務局拖船等船員
94年 增3行業:美容美髮業者、廣播發射台等
98年 增3行業:警衛、學術研究者
99年 增3行業:會計師、燈光師等
100年 增1行業:莫拉克重建推動委員會公務車
駕駛
101年 增1行業:駐外技術團農林漁牧工作者
103年 增1行業:受僱律師
101年 減3行業:醫護人員(不含醫師、托兒所
保育員、旅館鋪床工等
103年 減14行業:美容美髮工作者、銀行經理
等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