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是美國第二大常見的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每年影響上百萬人。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從蝦、蟹等甲殼類動物中,可提取的一種名為殼聚糖(chitosan)的物質,有望成為對付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武器。
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沒有充分烹煮或保存不當的肉類可能導致繁殖,人吃了會中毒,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來自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泰國等國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食品微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他們發現,產氣莢膜梭菌能產生一種頑固的、處於代謝休眠狀態的孢子,許多食物加工方法都無法將其殺滅。但殼聚糖不但能阻止產氣莢膜梭菌生長,還能抑制孢子的萌發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