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上任近一年,在教育政策上曾提出技職改革,以解決學用落差。但根據一份最新教育民調結果顯示,台灣還是有二成四的民眾認為技職教育最不受政府重視,專家認為忽視技職教育所造成的「青年高失業、產業高缺工」已成為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另外,民調也發現有高達五成二七民眾不接受申請入學比例愈來愈高,考試分發錄取卻愈來愈降低,分析民眾還是相當重視升學的「公平性」。
前台聯黨黨主席黃昆輝去年十二月創立「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昨天針對教育現況發布首份民調。其中二成四民眾認為技職教育最不受政府重視,也因此有四成八民眾贊成政府推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
黃昆輝說,台灣普遍不重視技職,忽視技職教育已造成產學供需嚴重落差。他舉例,曾經有經營電梯業的企業家,賣出三千多台電梯,卻亟缺技術維修人員,這顯示技職產業沒有對應業界需求。
民調小組召集人、台師大前教授郭生玉指出,台灣高職畢業生很高比例都是拚升學,繼續往科技大學就讀,直接進入職場的比例卻不高,這與重視技術學習的高職教育方向不符,也造成企業界基層技術人力缺乏,他呼籲教育部應要重視。
民調指出,民眾不接受「申請入學」比例走高,前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基金會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分析,此現象大學教育仍是社會階級流動的的重要機制。「雖然政策強調要讓學生能多元入學、適性發展,但申請入學要準備的資料很多,不利於家庭經濟弱勢學生。」因此他呼籲,教育部與大學應關注民調結果,考量國情,在分配招生名額時要更謹慎,讓弱勢學生有公平、合理的入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