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第一件重要政策的大轉彎,就是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不啻是對同盟國家日本的一記當頭棒喝。
安倍晉三首相在川普就任前與就任後,風塵僕僕的兩度往返東京與華府之間,就是希望能夠當面曉以大義,遊說川普打消原意,讓TPP及早走上正軌,以便與由中國大陸力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抗。
依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缺席的TPP已然出現漂流狀況,大陸力挺的RCEP,則出現與「一帶一路」連結態勢,隱然占了上風。
日本好不容易花了幾年的功夫,才與美國完成TPP的加盟談判,又費了好大的勁,才促成日本國會批准加入TPP會員國行列,卻不料因為美國的政權交替,讓日本的努力幾乎前功盡棄。
日本國內因此出現「既然美國不願意擔綱重責,日本何不乾脆披甲上陣,取代美國一哥的地位」意見。
由美日澳紐等十二個國家所組成的TPP集團,其總經濟規模超過二十八兆美元,幾乎是全世界三成的經濟力,但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國退出以後,經濟規模瞬間縮水到一半以下的十一兆美元。
反觀RCEP十六國,經濟規模總和超過了二十兆美元,被TPP視為最大敵手的大陸,則在RCEP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在TPP出現分崩瓦解徵兆的同時,RCEP成了東亞經濟體系中備受注目的後起之秀。
安倍政權有野心想要整合美國脫退以後的TPP集團,不過各個國家需要進一步的協調。澳洲與紐西蘭主張「即使美國缺席,十一國還是得盡快讓TPP生效」,因為同樣是農業大國的美國退出後,減少競爭對手的澳紐牛肉,就更容易對亞洲與中南美市場輸出。
日本還是期待美國川普政權能夠回心轉意,繼續回到TPP的架構下。因為TPP不僅是一個「廢除關稅障礙最為嚴格的經濟集團」,是自由貿易最終極致,也隱含著「冷戰結束後,繼續防堵大陸等的美日同盟國安因素」。
智利甚至也表明,「乾脆就邀請大陸也參加TPP的談判」,彌補美國脫退後的空缺等。
三方各有各的如意算盤,本來協商就不是非常容易,加上TPP除了主張東西的關稅撤廢之外,還包含著知識財產的保護、電子商務交易、環境勞動等市場的新規則訂定等,如何在紛擾意見下,尋求到最佳的平衡點,就看各方能否大公無私的開放市場,讓TPP達到一個幾近無關稅的狀態。
看最近TPP與RCEP都動作頻頻,三日RCEP集團在日本神戶,召開事務階層的官員會議,日本也派了外務省官員參加,針對廢除關稅、投資與服務貿易等限制緩和等課題,交換意見。
十七日在南美智利則召開了美國宣布脫退後首次的TPP部長級會議,與會各國雖然表達團結意願,不過還是抹不掉群龍無首的印象。
TPP被視為安倍經濟學三枝箭中的起爆劑,但是美國的搖擺卻凸顯出了日本的失落感。日本要取代美國,促成TPP早日的生效,還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