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政府為什麼怕「假新聞」?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2017.03.21
1078觀看次
字級

國內外政壇近來最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假新聞」。不論德國、法國,甚至台灣也追上流行,打開電視不約而同看到政府要打擊「假新聞」。但是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假新聞又是誰來定義?

今年下半年德國將要進行聯邦選舉,攸關現任總理梅克爾能否四度連任成功。上周德國司法部長馬斯提出一項法律草案,要求社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必須自律性刪除假消息或違法的仇恨言論,若不積極處理或不予配合,最高可面臨五千萬歐元的重罰。

德國自二○一五年秋天接納百萬難民後,德國人對難民議題始終爭論不斷。德國人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質疑和矛盾、百萬難民如何安置、身分不明的難民可能帶來的國安及治安危機,更成功幫助反移民的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製造議題,聲勢水漲船高。

但德國政府卻認為,「網路」、「社群媒體」上傳播的「假新聞」,散播仇恨、錯誤訊息和刻意誤導,才是醜化難民、妖魔化梅克爾和難民政策的兇手。

然而,德國政府認定的「假新聞」,就真是導致政治右翼崛起的溫床?

國際發展援助組織樂施會(Oxfam)今年初的研究報告就認為,全球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富人或跨國企業能將盈利轉至稅務天堂。

這種不平等差距及相對剝奪感,才是傷害人民對民主的信任、提供右翼及民粹主義茁壯的溫床。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從競選時期就反「假新聞」,但他口中的假新聞,卻與德國政府眼中的截然不同。

川普不信任主流媒體,他認定、挑戰的「假新聞」,是如CNN這類特定政客傳聲筒的媒體。

他痛恨主流媒體,卻喜歡在網路上蒐集一些未經查證的消息,迅速發送到他平時最愛拿來放話和製造話題的社群媒體平台Twitter。

在川普眼中,反對他的主流媒體是是敵、是假,能任他利用的社群媒體才真,顯然與德國、法國極力掃除的「假新聞」,觀點南轅北轍。

不論是美國總統、德國或是台灣政府,其實都只是反著自己不愛的「假新聞」。但這些握有媒體資源、權力和話語權的人物,卻弔詭地認定「假新聞」的重要性足以動搖國本。

天真地認為人民的選擇是被「假新聞」操控,豈不反映執政者掌權後的傲慢和眷戀,以及對於無法掌握訊息的無知和恐懼?

「假新聞」成了意識形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假新聞」更成了政治宣傳戰,互相指責推諉不同政治立場的政黨和政客說的都是假。

當我們嘲笑著對岸中國大陸新聞審查、網路審查、言論不自由的同時,卻做「打擊假新聞」、剷除異己的行為,又與大陸有什麼差異?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