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關鍵字 愛,從家開始

文/任林教育基金會提供 |2017.03.16
1555觀看次
字級

家人間的愛,什麼是讓你印象最深刻的?

童年的事我已想不起來,倒是成年後有兩次經驗烙印在腦海。第一次是我第二次上手術檯,結束後因全身麻醉還未完全退除,家人攙扶我下床,至今還能憶起當時手掌心的熱度,我感覺自己被愛。另一次,我的人生摔了一跤,世界彷彿即將瓦解,我的家人抱著我,說他們愛我、會支持我,我感覺自己被愛,並因此產生一股力量。

為什麼這兩段記憶,現在想起來都還深有感觸?因為成長的過程中,我沒有機會感受到家人的溫情。小時候,父母都忙於工作,父親做生意,工作時間長,母親則是辛勤的職業婦女,白天工作,晚上忙於照顧孩子,而父親對於子女的疏離,也讓母親需一肩扛起家務與管教子女的責任。

母親的教養方式,蘊含了她自己的生命故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以及她對我們的保護與愛。然而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我,並不理解這些被現實包裝過的愛,不明白社會競爭的壓力,也不明白中國人的傳統習性,只覺得自己在被挑剔中長大。

兒時在我們家裡,愛是不會說出口的,肢體的接觸也是僵硬的。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嬰兒時期如果沒有經常性的肌膚接觸,大腦會產生永久性的損傷;而在狂飆的青春期,如果家人之間沒有愛與同理,孩子容易像風箏飛遠,甚至斷了線。

近代日本社會有超過五十萬以上的二十世代年輕人,不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與人交往,被稱作「繭居族」。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青年半數出生在高收入家庭,有心理挫折,進而把自己隱藏起來;因為生命中感受不到愛、缺乏愛的人,心中總是潛伏著一種不安全感,對於人格發展有負面的影響,不易與人產生關係連結。

愛其實不難也不複雜。每個人對於愛的需求不一樣,有些人喜歡甜言蜜語,有些人喜歡肢體的接觸,有些人喜歡感性小卡,甚至有些人只需要一杯熱咖啡,而這些,都是表達愛的方式。回歸到家庭層面,我們知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教育場所,所以,每個家庭都應該建立起專屬的「愛的儀式」。

一、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被愛著,是自信自尊的源頭,父母需放掉自己的需求與期待,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二、家庭談心時間:無論再忙,都要跟孩子、伴侶聊天,了解彼此一天的生活與心情。

三、家人愛的語言:建立屬於自家人的默契,像是:睡前的親吻、道別的拉手,或者晚歸的消夜、用餐時間的電話問候。

用心經營家人關係,才能讓家人成為生命的重要後盾。而父母可以給孩子愛的示範,包括:

一、夫妻之間充滿愛與信任的日常相處。

二、對自己父母日常生活的關心與照顧。

三、對朋友講義氣,不定期聚會。

四、參與志願服務,關懷弱勢族群。

愛不抽象,也非遙不可及。記得跟家人朋友說「我愛你」,記得手心與擁抱的溫暖,記得生活的驚喜情趣,每一次的表達,都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願大家都能生活在愛中,愛與被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