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楊逸創作「牡丹社事件」壁畫,訴說著排灣祖先英勇抵禦外侮的事蹟。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屏東牡丹鄉牡丹國小校長楊瑞麟以現代裝置藝術概念完成「牡丹十景」,成為單車車友熱門打卡景點後,近日邀請六名藝術工作者駐校,帶領學生一起創作藝術,除了又替校園新添六景,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藝術種子。
四年前,牡丹國小只剩下四十九位學生,高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評量測驗還是全縣「吊車尾」,校長楊瑞麟打造彩虹音樂學校,學生數不但增加到六十八人,學習評量也明顯進步,「偏鄉小學資源少,『牡丹十景』讓外界『看見』我們的用心,沒想到帶進意想不到的資源,藝術季也是收穫之一」。
楊瑞麟表示,該校涵蓋牡丹、東源及旭海三個原民部落,為讓孩子體驗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構思,他請到王明堂、李恆茂、陳亮錡、邱以理、劉伯賢、楊逸六位恆春半島藝術工作者駐校創作,各留下一件不同主題的景觀藝術創作。
王明堂創作〈原聲麟動〉,將鐵、老木及麻繩串成一個時間紀錄,述說祖先開彊闢土的過程與記憶;李恆茂創作〈家〉,運用腐朽原木呈現生命軌跡,模擬家最古老的形象;熱愛觀察野鳥的陳亮錡,創作暗夜守護者〈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