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科技部昨天頒發「第十屆杜聰明獎」予三位德國科學家,分別為海洋研究領域的蓋哈德.波曼(Gerhard Bohrmann)、生命科學領域的哈娜.默尼耶(Hannah Monyer)及漢學領域的郎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其中,朗宓榭是十年來第一位人文領域得獎人。
科技部前身國科會於二○○六年與德國宏博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立台、德「杜聰明—宏博研究獎座」,每年以頒獎方式表揚對方國家學者,至今已表揚十五名德國學者。德國方面已於日前宣布,中研院賀曾樸、李遠鵬兩位院士獲得宏博研究獎,定三月下旬赴德領獎。
科技部表示,杜聰明是台灣醫藥界、毒物界德高望重的學者,為紀念而成立獎項,也透過國際合作,提高台灣世界級學術研究認證。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漢學講座教授朗宓榭,精通德、義、法、英、中、拉丁等多國語言,以跨文化比較的視野,深入分析各種研占卜技術的內容和思想的演變,更製作中英雙語的詞彙資料庫,是數位人文學的先驅。
布萊梅大學海洋研究中心地球化學教授蓋哈德.波曼,極力推動精密海洋研究,德國海洋環境科學中心在他的推動下建立了水下無人載具、水下鑽機、水下自動導航載具,更協助推動德國海洋研究船更新計畫,在世界海洋研究具有領導地位。
海德堡大學醫學院臨床神經生物所所長哈娜.默尼耶,研究著重與學習記憶相關機制,涵蓋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在調控突觸可塑性的角色、抑制性神經元調控的各腦區活性同步對學習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