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將放射劑量正確投射到腫瘤部位,避免造成偏移,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引進最新「身體表面即時影像對位系統」,採用體表導引放射治療,搭配直線加速器,可即時監控精準定位,有效減少副作用,達成最佳的治療效果。
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醫師吳元宏指出,癌症長年位居國人死因第一位,超過一半的癌症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療。癌症放射治療時,病患的呼吸、咳嗽等不自主動作,會造成定位偏移,影響治療成敗;而左側乳癌因放射治療區域距離心臟較近,若無精準定位,心臟易暴露較高的放射劑量,導致缺血性心臟病。
乳癌患者劉女士,需接受六周放射線治療,醫療團隊設計「強度調控技術配合深吸氣閉氣」方法,目的是拉開心臟與乳房的空間,避免心臟接受太多劑量而增加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經由四個角度照射,病患需符合正確的吸氣幅度時,才將放射線打入腫瘤靶區,監控儀器可將一般肉眼無法察覺的「吸氣誤差值」顯示在電腦螢幕上,讓工作人員可以清楚掌控每一次照射時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