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師表示,眼壓、視力正常不代表不會罹患青光眼,視神經病變才是判斷青光眼關鍵。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眼壓正常、視力清楚,不可能有青光眼?當心落入迷思。眼科醫師表示,青光眼造成的視力缺損通常都從周邊視野開始,不易察覺,強調視神經病變才是判斷青光眼關鍵。
醫師表示,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失明的第一主因,目前全球有近6000萬人罹患青光眼,台灣青光眼患者也超過34萬人,而且10至59歲族群占了將近一半。
青光眼是眼睛的壓力大於眼睛容忍度,造成視神經及視野受損的疾病,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失去的視力也無法恢復,因此被稱為「無聲的視力小偷」。
醫師指出,民眾對青光眼的認識並不深,而且經常陷入眼壓正常、看得清楚,就不可能得青光眼的迷思中,多數民眾的正常眼壓介於10至22毫米汞柱,但正常眼壓也可能超過22,因此眼壓正常並不代表沒有青光眼,醫師強調,判別青光眼必須根據患者視神經是否具有青光眼病變的特徵判定。
醫師提醒,眼壓高和高度近視患者都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必須定期接受完善的眼底檢查,並呼籲「1不2要」護眼守則,包括不過度用眼、要維持正常作息、要定期眼睛檢查,如已確診青光眼,應避免熬夜及過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