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正雄
之前台北車站舉辦農夫市集,一個來自花蓮富里的攤位吸引了我。他們是當地一個天主教慈善團體,主要工作是照顧弱勢,更令人欣賞的是,他們自力更生開闢農場,雇用弱勢者務農,販賣自己生產的有機無毒農產品。
那天在台北車站試吃他們自製的醃梅子、檸檬乾、鹽炒花生與洛神花蜜餞等,可能是有機無毒加上少量手工製作的關係,樣樣都十分可口!尤其是鹽炒花生,更令人驚艷,雖然顆粒小卻香味十足。工作人員說,那是他們連著幾天趕工剝殼炒製出來的,說著說著還順便展示手上的傷痕。
由於好吃又不貴,很多人一次買了許多,我也不例外。臨走前,義工給了我一份機構的介紹和團購單,我問義工可否前去參觀?義工表示非常歡迎。當下,我便開始醞釀這個計畫。
富里雖屬花蓮縣,其實更接近台東,是一個以有機米聞名的鄉鎮。幾個月後,終於有機會到該機構參觀,當天剛好見到他們正在剝花生,當下又採買了一些。接著還參觀了他們的愛心小舖,由善心人士捐贈用不到的雜物,再以低價販售,轉換成善款。
對於他們這樣努力開源、盡量不仰賴捐款的慈善機構,除了購買農產品,我想知道還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義工表示,可以把家裡用不到的物資捐給他們販售。於是回家後,我把一些占據空間又用不到的雜物和舊衣褲打包寄給他們,一來順便清理家裡雜亂的物品,二來又能做善事,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