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 恢復快

 |2017.03.02
2998觀看次
字級
平時可以透過足踝運動,保養膝蓋。 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六十九歲沙烏地阿拉伯武官大使夫人Salha是信仰回教的穆斯林,但右膝退化性膝關節炎,無法趴下禮拜,十分困擾,經接受台中市台安醫院副院長黃鐙樂新月型微創手術,置換人工膝關節置後,一周就恢復;另有一名八十六歲李姓老翁術後隔天就可下床,第三天出院趴趴走。

黃鐙樂說,他以五千例臨床經驗所研發的「新月形」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中會依照病人的狀況,對軟組織做最適當的調整,手術後不需特別做復健,恢復快,超過一半的病人,手術後第一天就可以放拐杖走路,手術後第二天可以出院,手術一周後九成以上的病人都可以不用助行器走路。

黃鐙樂指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主因是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如果軟骨完全磨光,就沒有軟骨層了。

黃鐙樂表示,目前最可靠治療為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建議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輩,若心肺功能都不錯,經專業醫師評估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如果做得好,病人使用一輩子是沒有問題。不要等到吃藥忍耐,讓身體其他關節也搞壞,肝腎功能也變差,才要求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如何保養膝蓋

❶ 不要坐矮椅子、軟沙發

❷ 少爬坡

❸ 注意膝關節保暖,多熱敷

❹ 護膝運動:坐好靠椅背,

單腳伸直腳板上翹、下

壓各5秒,再換腳,左

右每天至少50次

資料提供/醫師黃鐙樂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