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典故
圖/資料照片
趣聞典故
一、春秋大夢
春秋戰國時代歷時五百多年,其間戰爭不斷,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各國君主為了爭奪霸主之位而窮兵黷武。到了戰國時期,秦國的目標明確,就是平定六國統一天下,而其他六國的目標卻還是停留在獨立稱王稱霸,做著無謂的春秋夢,所以就有了「春秋大夢」一說。後來的人便以這句話比喻人不懂得觀時勢、不切實際的想法。
二、夏蟲語冰
這句成語出自《莊子.秋水》的寓言故事,比喻一個人的知識淺短,或只知己見,不知變通。
河神未出峽谷見海以前,以為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到出峽看到北海以後,才知道自己很渺小。北海的海神跟河神說:「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牠們談論大海,因為受限於生活空間狹隘,不認識大海的遼闊;只存活在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牠們談論冬天的寒冰,因為受限於生命短促,所以不了解四時的變化;孤陋寡聞的人,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因為沒有受過很多的教育,見識不廣。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
三、冬烘先生
這個典故出自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誤放》。唐朝時期,主考官鄭薰主持考試,在評卷時,誤以為顏標是忠臣顏真卿的後代,便將他錄取為狀元。放榜後,顏標來謝恩,才知道他只是普通的書生,並不是顏真卿的後代。後來的人就評論:「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顏真卿)。」
四、秋月冰壺
宋代歙縣人潘谷,一生製墨,技藝高超,凡墨只要經過他的手一摸,便知精粗。他製做的「松梵」、「狻猊」等被譽為「墨中神品」;宋徽宗御藏的極品寶墨「八松煙」(又稱八松梵),都出自潘谷之手。據古書記載,在汴梁相國寺每月舉行的盛大廟會上,「潘谷墨」經常被文人爭相搶購。
後來潘谷因醉酒落井而死,他的好友蘇軾寫詩〈贈潘谷〉紀念他,其中有兩句說:「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其中的冰壺(指盛水的玉壺)、秋月,比喻潔白無瑕,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他一生製墨,衣服、手上經常是黑漆漆的,卻無損於他廉潔正直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