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櫻團遊覽車發生意外翻覆,探究事故的原因,不論是車體改裝、靠行制度或人為疏失等,都和車輛老舊和疲勞駕駛脫離不了關係。
駕駛過勞問題不容小覷,這些長期存在的弊端,必須徹底解決。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交通部要求業者,從二二八連假起安排「雙駕」制度,希望司機能夠換手。這項措施爭議不少,引起業者反彈,除了司機不足,重要的是無法解決問題。
我曾經開過客運,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台北到武陵農場,來回十四個小時,清早出車晚上回來,司機怎麼撐得住?即使在車上小寐,仍不足以回復體力;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機械不順,自然容易出事。
依據勞基法規定,勞工繼續工作四小時,至少應有三十分鐘之休息。「一休一例」規定不可以超時加班,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怎麼沒有落實?
交通部似乎搞錯了方向,試問車上吵雜不堪,如何安心入睡?二駕坐在椅子上一樣累,莫怪有學者質疑,「另一位司機在車上也算休息嗎?」換言之,問題不在雙駕駛,在於沒有適度的休息,只要深沉入睡幾小時,精神就可以回復。
政府應比照高速公路休息站,於景點設置司機休息室,費用由業者支付,讓司機可以好好睡個覺,才是務實的做法。即使業者增加成本,消費者多付數十元,相信都會獲得支持,畢竟「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才是民眾最大的要求。
黃富生(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