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專訪】連續二屆抱走現代少兒文學獎大獎的鄭丞鈞自嘲自己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大人」,因為童心未泯,才能寫出「兒童味」十足的文學作品。
鄭丞鈞得獎的作品《帶著阿公走》是他趁帶著罹患唐氏症兒子到醫院做物理治療時,利用空檔打草稿,一字一句筆耕出來的,能獲得評審青睞很開心。
五十七年次的鄭丞鈞曾榮獲第十屆台灣省兒童文學獎,任教於台中市育仁國小,十年前一頭栽進兒童文學創作領域,鄭丞鈞笑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涉獵兒童文學叢書,正因為有美好的童書閱讀經驗,擷取兒時記憶就成為他豐富的創作靈感來源。
能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有所成就,鄭丞鈞特別感謝父母,他回憶,自己小時候愛書成癡,住在台中東勢的他,小學三年級就會填劃撥單買書。
他如數家珍地說,當時「王子出版社」所出版的月刊、叢書都是他的最愛,叢書內容五花八門,從生活、科技、趣味、冒險都有,雖然不是教育性質的書籍,但都是極具閱讀趣味的書,令人回味無窮。
鄭丞鈞說,此次得獎作品《帶著阿公走》描述一位獨居阿公,喜歡在鄰居牆壁上塗鴨,塗鴨的內容都是自己的親人,希望藉此懷念散居在全台各地的親人,後來阿公不慎跌倒受傷,孫子搬來與他同住,卻因為阿公喜歡在行道樹下種菜,二人衝突不斷,最後爺孫二人化解誤會,成為互相扶持的夥伴,還一起坐火車到全台各地旅行,探訪散居在各地的親人。
鄭丞鈞說,《帶著阿公走》的主人翁是他參考岳父大人以及報紙社會新聞塑造出來的人物,算是「真人真事」,他笑說,自己是個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的人,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故事,他說自己像是得了「彼得潘症候群」的人,拒絕長大,也永遠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