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窗隨筆】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文/永芸 |2017.02.17
5996觀看次
字級

文/永芸
第一次看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這兩句話,直覺很美,不知道原來是一個這樣的公案。

宋代洪州翠巖可真禪師,是臨濟宗石霜楚圓慈明禪師的法嗣,曾經參禮過許多有名的禪僧,叢林中稱他為「真點胸」。但《禪林寶訓》有一則白雲守端禪師對可真的評議,說他「以口舌辯利呵罵諸方,未有可其意者」;而在《五燈會元》也記載,可真因在楚圓門下頗為自負,後來到湖北的金鑾寺與善侍者坐夏(結夏安居),這位侍者是楚圓的高徒,亦得諸多大德推崇。二人相談之下,善侍者覺得可真並未徹悟;於山間行走之際,善侍者拾起一片瓦礫,放在大石上,對可真說:「如果你能在這裡下得一轉語,我就相信你是真的了悟楚圓的禪法。」

可真圍著大石,左看右看,正想開口,善侍者大喝:「你站那麼久已失機鋒,可見情識未透,何曾親見楚圓的禪法?」

可真自覺羞愧,離開金鑾寺,回到湖南石霜寺。

楚圓一見可真回來,便呵叱道:「真正的行腳人,必知時節,有什麼急事,結夏還沒結束就先回來呢?」

可真泣訴:「被善師兄毒惱了心,胸悶窒礙,所以來求見和尚。」楚圓未予安慰,驟然質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可真不假思索即言:「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

楚圓怒目罵道:「都已髮白齒疏了,還這般見解,如何了脫生死?」

可真被訓斥,驚悚不已,便求和尚指示。

楚圓說:「你問我。」

可真依前語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楚圓大聲回應:「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

可真被這一叱,言下大悟!自此爽氣逸出,機辯迅捷,後駐錫江西南昌翠巖寺弘化,叢林學僧都很敬畏他。

可真臨終時,示現疾勞,躺在地上的草席輾轉痛苦,其侍者在一旁流著淚說:「平生呵佛罵祖,現在才會這樣。」

可真仔細看著侍者,呵斥道:「你怎麼也這般見解?」於是結跏趺坐,讓侍者燃香,正當香煙繚繞時,當下圓寂。

可真這樣的示寂,與其恩師楚圓的神異頗有相似之處:楚圓臨終感染風疾,口角歪斜;侍者見狀泣曰:「奈何平時呵佛罵祖,今遭此報。」師聞言,用手一整嘴角,立刻又恢復原樣,便安然坐化。

這些祖師大德生死自在的禪風道行,豈是我們一般凡夫所能了解?而可真禪師留下的〈警僧銘〉:「凡一披緇,便非庸類。豈可泛常,僅同俗輩。立志立心,宜勇宜銳。處眾處獨,宜韜宜晦。埋光埋名,養智養慧……」讀之再讀,對我輩僧眾進德修道、持戒修身,實為警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