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寒流來襲、氣溫下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收治心肌梗塞病患,增加一倍以上。急診室醫師發現,入冬以來有病患因頭暈、頻喘、胸悶就醫,症狀與「心肌梗塞」極為雷同,緊急予以檢查後,發現病患罹患少見的「心碎症候群」。
北醫附醫急診醫學科侯甚光主任表示,一名四十餘歲女性日前因呼吸喘、頭暈,沒來由的「心痛」,一早赴北醫附醫急診室就醫,經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及心肌酵素等檢查,均顯示有心臟缺氧、心肌梗塞的徵象;心臟內科團隊緊急予以心導管檢查,確認病患心臟血管沒有阻塞,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確認罹患「心碎症候群」,須接受藥物治療。
侯甚光指出,心碎症候群又稱「章魚壺心肌病變」或「壓力型心肌病變」,主要是暫時性的腎上腺素作用,因心臟左下方的心尖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心臟血管痙攣,出現胸悶、喘及頭暈等心絞痛的典型症狀,僅占缺血性胸痛病患的百分之一至二,十分罕見;但北醫去年十二月迄今,已陸續收治二例。
侯甚光說明,心碎症候群好發在冬季,因受荷爾蒙影響,約八成患者為四十歲以上中年女性,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居多,年齡層涵蓋四十歲至九十歲。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觀察,發現有「年輕化」趨勢,究其原因,多半是「壓力」造成。
侯甚光強調,許多無「三高」問題的民眾,常忽略心碎症候群的威脅,一旦未及時用藥治療,恐提高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提醒民眾,應該盡量保持心情穩定,若出現頭暈、頻喘、胸悶等症狀,且短時間內重覆發作,休息後未見改善,務必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