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就讀幼兒園年齡的幼童正是學習表達能力的階段,但有些幼兒可能因語言發展遲緩而影響學習。醫師指出,如果能及早診斷並接受語言治療,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復健科主任倪昊白表示,雖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快慢並不相同,但還是有些重要的指標可以參考;當語言發展起步年齡較晚、發展的進度較慢、或發展的程度較正常兒童低下時,都應該盡快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做詳細的語言發展評估。
倪昊白指出,最近門診中一名幼兒園中班的男童,講話發音有俗稱的「臭乳呆」情況。經評估診斷為構音異常,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語言治療;三個月後已完成構音矯正。另一名五歲女童,因表達能力較差且說話含糊。評估後為語言發展遲緩,經過三個月的個別語言治療、加上二個月的團體語言治療,已可表達出完整的句子。
倪昊白表示,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很多也很複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當家長懷疑孩子的發展較一般孩子遲緩時,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做詳細評估,找出問題根源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