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近,成人們期待著一段能真正放鬆的時刻,孩子們則是盼望紅包中的壓歲錢。圖/周宏昌
文與圖/周宏昌
農曆春節將近,成人們期待著一段能真正放鬆的時刻,孩子們則是盼望紅包中的壓歲錢。
可是,連續多年的景氣低迷,著實帶給成人生計維持上極大的負擔,然而看著孩子們在討論如何花用壓歲錢時,似乎並未能感受到外在環境的驟變;純真並非罪過,然而在金錢的使用上仍若停留於物質享樂的層次,就教育而言似有待啟迪。
於是,我準備將今年給兒子的壓歲錢,由平面紅包「除舊布新」成立體錢堆(如圖)。這些錢幣是從兒子待洗衣褲中掏出、日積月累留存的,並非我們父母發不出紅包,而是要教育兒子虛心體察「寸絲寸縷來之不易」的財富觀念。
狄更斯曾在《塊肉餘生錄》中這麼寫道:「如果你的收入是二十英鎊,你只花十九英鎊十九先令又六便士,人生是幸福的;但如果你花二十英鎊六便士,人生一輩子是苦惱的。」
過年嘛,雖然孩子要紅包是為了討喜氣,但除了拿壓歲錢的喜悅外,引導他們思考年俗的意義,啟發對人對事的感恩之心、對物和緣的珍惜之情,是成人們不可輕忽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