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時候,我會安排國外旅遊,到各地增廣見聞。
從小,我常常陪伴奶奶朝山拜佛,很喜歡跪在菩薩座前的美好感覺,心情有時激動、有時肅穆、有時寧靜,卻都是滿懷祈福和感恩。圖/周宏昌
春暖花開的時候,我會安排國外旅遊,到各地增廣見聞。
從小,我常常陪伴奶奶朝山拜佛,很喜歡跪在菩薩座前的美好感覺,心情有時激動、有時肅穆、有時寧靜,卻都是滿懷祈福和感恩。圖/周宏昌
文/周宏昌
春暖花開的時候,我會安排國外旅遊,到各地增廣見聞。
從小,我常常陪伴奶奶朝山拜佛,很喜歡跪在菩薩座前的美好感覺,心情有時激動、有時肅穆、有時寧靜,卻都是滿懷祈福和感恩。因此,看石刻佛陀的雕像,一向是我的行程首選,在柬埔寨的吳哥窟,中國大陸的莫高窟,日本的謙倉,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處處留下美好的回憶。
慈眉善目,長長的眼半閉,眼尾略微上勾,再往下看,嘴角微風般吐露若有若無的氣息,煦煦的微笑,可真是無限風情哩!如此細緻的五官組合成龐大的臉龐,塑像出非常柔和的線條,平滑的臉頰沒有皺紋,溫潤的膚肌裡汨汨流著血液,彷彿曖曖發光。無論遠觀或近看,石像血肉之軀,永恆大地的氣息,讓人流連忘返。
而那美麗沉靜的笑容,寬容的、諒解的、恩慈的,卻有帶點飄忽的感覺,令我想起奶奶曾說過的一句話:「與神遠,生敬仰心;與神近,生親切感。」
見過歐、美基督教堂內的耶穌與聖母瑪利亞,面容是哀戚的、忍苦的;而回教不立偶像,至於猶太教的耶和華是微帶慍色的。印象中,只有佛陀最能體會歡喜微笑,來面對人生的苦痛、不平,大行化宇。曾聽過同行遊客有感而發,交頭接耳笑著說:「我一見佛就笑,心花朵朵開呢!」
是啊,旅遊能尋點開心,娛人娛己,為一點小小的感觸,開心個老半天,那才是好的人生、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