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教室 未成年人自行創業會有哪些限制?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楊子沅整理) |2017.01.26
2980觀看次
字級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楊子沅整理)

案例:

小清是名高二的學生。他自高一開始,向周遭的親友們自產自銷自己做的3C周邊產品,像是USB線、手機殼等等。小清最近想進一步拓展客源,打算在夜市擺攤,並至夜市管理處詢問租賃等問題,同時,他也想註冊自己品牌的商標。

請問,未成年人是否能夠自行簽訂租賃契約?登記商標是否有年齡上的限制?

賴淑玲律師詳解:

依照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有限制行為能力。小清是高二的學生,推估其年齡大約十六歲至十八歲,尚未滿二十歲,所以依照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小清是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

而依照民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也就是說,限制行為能力人所做的法律行為,只有「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為不必經過法定代理人(通常是指監護人)同意之外,其他的行為都必須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行,否則法定代理人知情後,都可以行使撤銷權。

所謂「純獲法律上利益」,是指單純的受益而不必負擔任何對價或責任,例如:單純的接受財物贈與;而所謂「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為」,例如購買一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文具、衣物、食品等,但如果所購買的物品超出其年齡、身分所必需,例如購買高價的名牌文具、服飾,還是要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行。

小清既然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且為學生身分,因此無論是簽訂租賃契約或是申請商標註冊,都顯然不屬於「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為,所以都必須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可以進行。

●歡迎就任何有關青少年法律問題,來信詢問,會請專業律師詳細解答,問題請寄mtnart12@merit-times.com.tw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免費法律諮詢暨心情協談專線:

(02)2311~8090

專線服務時間:10:00-12:00;13:00-17:0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