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負責舉辦台灣燈會的雲林縣,最近為了讓燈會展區的視野不被阻擋,一口氣砍倒了整排擁有十幾年樹齡的水黃皮行道樹。
雖然雲林縣府事後將責任全推給承包商,但這種為求一時的經濟效益,置環境生態景觀於不顧的做法,令人無法認同。
對照被呵護的台東金城武樹,就會發現主管單位對於砍樹的主要考量,似乎就剩能否帶來商業利益了。
台灣燈會每年都花費數百到數千萬元打造生肖主燈,但往往在燈會展期結束後,這些主燈就因保存不易,而淪為巨型垃圾,更遑論每年燈會期間,賞燈人潮帶來交通紊亂,以及事後難以清理的垃圾問題了。
舉辦燈會的目的,如果只剩下經濟利益的考量,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可以全然不顧,凸顯我們目光短淺,也留給後代子孫最糟糕示範。
李學(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