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年金改革又一場抗爭落幕,曲終人不散,可以肯定爾後這樣的紛爭將會持續不斷,何以致此?新政府的起手式不對,一出口就咄咄逼人,說是溫和理性、世代互助的漸進改革?如果真是這樣,軍公教勞怎會一起上街頭且接二連三?
聽聞倡議年改,我有幾個想法。拚經濟是優先手段,經濟好轉,年改壓力自然減輕,開源比節流受歡迎,更長遠;然而新政府反其道而行,先自斷兩岸經濟命脈,迫使經濟加速蕭條,年改的壓力變得沉重。
共體時艱要由上而下帶動,高官厚祿者應先以身作則,明顯不合理的問題應先行解決,犧牲從己做起、迎刃而解,抗爭反彈力道自然減小。
國家財政困難,用刀猛砍不如用心懇請,何不向退休軍公教發起捐募呢?砍年金雖說立意良善,為了世世代代,但一出手簡直是剝削與掏空;換成募款,出自同理心,喚醒同情心,體認退撫金也是民脂民膏,軍公教必然熱烈響應。
善用人力資源,聯手解決當前困境,攜手開創未來前景,比起激化對立要好太多了,政府年改應同時籌謀規畫人力資源如何轉用、善用,為退休軍公教找出路、增添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他們覺得受到尊重與器重。
大家都說改革勢在必行,也支持改革,那就一起調整心態與步調,政府盡早起手改革,但必須緩步慢行,讓下滑的弧度減降,讓傷害的程度減低。
張博智(高雄市/備役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