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是留美海歸、大陸「千人計畫」專家,二○一四年在深圳成立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幫助人類從重複而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圖/中新社
三個從英國學成歸來的「80後」海歸碩士,自己捐課桌椅、籃球架、書包和保溫杯等物品,到甘肅貧困山區幫助偏鄉孩子。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傅曉嵐是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牛津大學社科領域華人終身教授,二○一六年歲末,她在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上表示,中國大陸是當前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世界經濟正處於周期性的蕭條階段,歐洲情況尤為嚴重,即使美國也需努力復甦。這樣的局勢下,二○一五年中國全年GDP增速還能達到百分之六點九,足見中國市場的實力與空間。」
另一位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在這場盛會上表示,中國目前不只有市場,對於人才也有強烈需求。他認為,中國大陸要從第二大經濟體向前邁進,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等收入國家,必須有更多原創性創新,而原創性創新不同於模仿性創新,門檻偏高,為具有國際視野、掌握著全球最新科技的海外人才提供機會。
為了吸引更多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大陸官方於二○一○年推出「人才行動綱領」,啟動「千人計畫」,招募海外知名技術、專利博士或學術研究博士返國。二○一五年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創新及創業政策。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人員已超過三百萬人,留學歸國人員已有一百四十多萬,尤其是近六年來回國人數超過一百一十萬,其中眾多海外留學的人選擇創業。
中新社報導,二○一五年上半年,以小微企業和早期創業者為投資目標的天使投資額約人民幣四十八億元,同比增加百分之二百,初創期投資項目占比超過百分之六十。
觀點不同選擇不同
曾在美國工作二十多年的黃曉慶就是在二○一五年回國創業,他表示,「以親身經歷,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中國如今的創業環境是超過美國的。一方面資本投資規模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現有的人才質量與基礎設施也極具實力,整體算下來,絕不比國外差,甚至更好。」
二○一四年在深圳創建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的陳寧也是留美海歸、國家「千人計畫」專家。他的團隊設計出「深目」人臉識別智能系統,能快速記錄人員資訊,進行生物特徵、行為、事件的實時分析和智能預判,最後根據事件進展,進行反應與決策。目前這套設備已在深圳龍崗警方試用,只需要十秒就可在百萬人區域內搜索出某個嫌疑人長達兩年的歷史軌跡,上線一周協助警方快速破獲了多起違法案件。
陳寧有一位好友搭檔、同為留美海歸的田第鴻。兩人同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並且同屬一個實驗室,閒暇時他們會在一起辯論。「當時我認為處理器芯片設計是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他卻認為視覺計算更加重要。」陳寧說,正是這場持續十餘年的「辯論」成為他們創業的種子。
但不同觀點讓兩人選擇了不同的工作方向,陳寧進入摩托羅拉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田第鴻成為思科公司的技術主管。直到二○一三年,兩人預料人工智能發展的「春天」即將到來,開始謀畫創業。
在美國,飛思卡爾公司是半導體巨頭,薪資與升遷制度完善。陳寧坦言,自己可以料想未來達到的社會地位與薪資水平,放棄這些回國創業,看中的是中國的市場前景以及發展空間。
陳寧說:「全世界在人工智能上基本都是剛起步,在設計應用上,中國與國際水平差距不大,而且國內的市場空間是美國無法媲美的。」
深圳適合海歸創業
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陳寧表示,深圳是最適合海歸創業的城市,因為外來人口占絕大多數,這一點與美國很像,深圳人的創業激情讓他們心潮澎湃。
一開始創業,辦公室只有六七十平方公尺,第一年,創始人和團隊都不支薪,房間裡擺著深圳大運會志願者淘汰的桌子,幾個創始人跑到二手市場買會議桌,「八百元(人民幣)還討價還價好久。」陳寧說。
經過一年的研究設計,陳寧團隊將第一代視覺智能系統「雲天深目」推向安防市場,以精準度和效率值迅速獲得公安系統的認可。根據深圳龍崗一家超市用後反映,系統架設好的第一周就有二十次有效報警,商場將慣竊數據輸入系統,這些人再次光顧就會自動報警。「第一次,兩名慣竊被當場捉住,一個月後就沒有慣竊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