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大專校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二十年來,國內專科學校由七十七校驟減剩十三校,大多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大,但不敵少子化,逐漸面臨招生困境。基於產業仍需求五專人力,教育部修法規定,學生不滿三千人且近二年新生註冊率不到五成的技職校院,得命其改制回專科。
教育部近日公告修正專科以上學校變更停辦辦法,規定學生數太少、評鑑太差、有重大行政疏失、財務差等四類由專科改制的技術學院,或由技術學院改名科大的學校,教育部得命其改制專科,以符合校務發展規模,並求學校永續經營。
此外,由高職(技術型高中)改制為專科的學校,若全校學生不到一千八百人,且近二年註冊率都不到五成,教育部也得命其改制回高職。
目前有十所私立大專被教育部列為改善及停辦輔導對象,且以技職校院居多。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指出,教育部目前不會公布列輔名單,但輔導轉型時,會請校方研議改招五專生,「原則上不會強迫改制,不過只要校方願意,相關法令都已完備,教育部還會祭出減免學費等配套誘因」。
教育部統計,二十年前台灣只有二十八所大學或學院,專科多達七十七校,楊玉惠說,當時台北工專、高雄工專很搶手,吸引很多可上建中、雄中的國三生就讀,五專畢業也很受業者重用。
教育部後來大幅鬆綁,開放專科升格技術學院、科大,如今面臨少子化衝擊,未來十幾年內大一新生將驟減四成多,當年由專科改制的技術學院、科大,新生註冊率直直落,一○五學年十七所大專日間部學士班註冊率不到六成,其中十三校是技職校院,以南榮科大的一成八七最低。
楊玉惠說,大一新生減少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但除了護專,其他包括材料化工、機械、土木、農業等基礎產業,仍不斷向教育部反映需求五專人力,「希望不要消滅五專」。業者認為國中畢業生再接受五年專業訓練,比科大畢業生還好用。
因此教育部於一○三年修正專科學校法,規定技專如辦學績效不佳,得評估後命其改制回五專或高職;近日再公布修正辦法,訂出四項改制標準。
科大校長:無法解決問題
私立龍華科大校長、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指出,專科分成高職畢業生考的二專及國中畢業生考的五專,目前二專已沒有市場,五專若是護專,招生還很不錯,但工商類科的五專,則不如大家想像中好。
葛自祥說,若政府基於產業有五專人力需求,就應透過減免學雜費或獎學金的方式,鼓勵辦學好的科大或技術學院,再回頭廣招五專生,不能為了解決招生問題,強迫辦學差的學校改辦五專,非但無法吸引國三生就讀,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優。
台北城市科大校長連信仲也認為,五專生雖有其優勢,但是招生數量已飽和,若只是為了解決少子化且學校過多困境,要學校改制回專科,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方式,「社會觀念已經轉變,要再回頭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