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義大利語叫Frenze、現在被稱為「佛羅倫斯」的地方,有
一個非常詩意化的筆名「翡冷翠」,這是詩人徐志摩的譯名。無論是在拉丁語還是在義大利語裡,翡冷翠名字含義都是花城的意思,它以一朵百合花為標誌。一九九一年,黃永玉先生作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的旅行和居住,在他所到達的地方,都有他和他的畫架佇立的記錄,這就是他的寫生和與他的生活相關的藝術。
一天,一位年輕人徵得了正在街頭畫畫的黃永玉先生的同意後,為他拍了幾張照片。幾天後,先生畫畫的照片登在了翡冷翠當地報紙上,還配了幾行文字──「嗯,持續幾個鐘頭地坐於交通繁忙的路口是需要勇氣的。這位畫家帶著東方人特有的耐心,全然不顧擦身而過的車輛。日復一日地,從巴第亞橋望上去的菲埃索里山的景致,便顯現在畫面上了。」
先生的翡冷翠之行,行前有計畫,每日有安排。他說:「我想不出比畫畫更有意思的事。不畫畫,豈不可惜了時光?」他認為「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珥珥只要認識了這一部書,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南針(指南針)」。所以,他滿載著收獲,以藝術方式讀翡冷翠這本書,為我們直觀地展現他的一些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