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力】Coco Chanel可可香奈兒

文與圖/Tori |2017.01.04
6570觀看次
字級
可可香奈兒(本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父母去世後,在孤兒院住了七年,在那裡,一個女裁縫師教她如何裁縫衣服。直到她十八歲離開裁縫工作,與一位法國百萬富翁Etienne Balsan在一起,見識了生活中如服裝和首飾等奢侈品,最終這位富人資助她遷往巴黎。圖/Tori

文與圖/Tori

出生:1883年8月19日法國

死亡:1971年1月10日法國

粉絲:Tom Ford、Audrey Hepburn、Rachel Bilson、Nicole Kidman……

可可香奈兒(本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父母去世後,在孤兒院住了七年,在那裡,一個女裁縫師教她如何裁縫衣服。直到她十八歲離開裁縫工作,與一位法國百萬富翁Etienne Balsan在一起,見識了生活中如服裝和首飾等奢侈品,最終這位富人資助她遷往巴黎,讓可可香奈兒開了第一家帽子店。

其實,可可香奈兒在繁榮的二十世紀有兩個事業的高峰。第一次是在一九二○年,Etienne Balsan一個最要好的年輕朋友Arthur Capel,他幫助可可香奈兒的帽子發展到服裝領域,並將業務推廣到法國巴黎的沿海城市去,而獲得不錯的銷售成績。

在那時,她自己製作的服裝,如裙子上毛絨的腰帶與精緻剪裁的女性外套,開始得到認同。同時,好萊塢明星也紛紛穿起了她設計的時裝,她的知名度更是如日中天,而且差一點與一位Westminster公爵結婚,可見當時她在社交圈與時尚圈已具名氣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她不得不停下一切設計。

直至二十世紀六○年代,當她再度重返時尚領域,這是她事業的第二高峰,此時她的合身剪裁時裝已成為一種標幟,知名度更是無處不在了。

據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奈兒的名字也曾被玷汙過,一些流言指她是反猶太而且是同性戀,同時她與一個納粹軍官在一起。當她回到時尚圈後,她的名字在歐洲一度曾被抹滅,這是她職業生涯中的新低谷吧。

但如今,哪位時尚的女士沒有受到可可香奈兒的影響?甚至如知名頂尖的設計師Helmut Lang、Miuccia Prada、Jil Sander、Tom Ford等人,都受到可可香奈兒黑色小禮服與女性外套合身剪裁經典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她也帶來了舒適的男裝材質和新婦女的風格,從設計上釋放了女性的身體約束,這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她給了巨大的貢獻,還有令人永遠難以割捨的香奈兒五號香水。這是第一次有設計師的名字放在香水的標籤上。

近來,頂尖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更更新了經典香奈兒設計,以便更適合時尚前衛的風格和趨勢。如果你寧願堅持原來的香奈兒風格,就選擇簡潔的設計,以及量身定做的剪裁和顏色,如加上珍珠的款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穿起來舒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