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娟瑜
因為我們生得少,把照顧孩子當成天經地義的事,忘了讓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學習照顧自己。
演說會場,年輕男士約莫三十歲,他苦惱著媽媽造成他們兄弟倆的壓力。
弟弟打電話給他說:「昨晚我下班後和同事聚餐,明明已告訴媽媽不要煮我的晚餐,可是十點多到家時,還是滿桌剩菜,媽媽不停地抱怨:為什麼不吃家中食物?哥,我快受不了,我也想搬出去住啦!」
「為什麼媽媽會這樣?」年輕男士長得魁梧,可是臉上稚氣未脫地問我。
「吳老師和你媽媽有過一樣的過程,因為我們生得少,把照顧孩子當成天經地義的事,忘了讓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學習照顧自己。」
告別媽寶生涯
我一樣養出兩個媽寶兒子,直到他們一個「溜走」、一個「大聲抗議」,我才在挫折感中鬆手。
當時大兒子Bridge三十出頭,他說:「媽,我要搬出去住,家裡太擠了。」他說得沒錯,三代同堂,進出作息都不一樣,如何讓他下班後安靜休憩?
搬出去住後,我三天兩頭往他住處跑,幫忙洗個杯子、洗衣晾衣、清理冰箱、添水果、帶便當……直到有一天,Bridge跟我攤牌了。
「媽,你認為我幾歲了?」Bridge一向和氣有禮,可是說到這裡,竟帶著一點點的慍怒。「你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用管我啊!」
「可是,外面的飲食太油、太鹹……」我一句話還沒說完,Bridge提高了聲調說:「媽,這些我自己會注意,你總不能照顧我一輩子吧?」經他這麼一說,我啞口無言。Bridge終於告別了「媽寶生涯」。
好!這下轉身回去要抓緊另一個媽寶了。
兒子大聲說NO
二兒子Arthur切斷媽寶生涯的過程一樣精采。那天,我拿著打好的果汁要他喝下,他說:「等一下!」
那杯果汁擺了半小時,他還沒喝下,我心急地說:「你到底喝不喝?營養都要流失掉了。」這時,他霍地從電腦桌前站起身,一臉不悅地說:「媽,你過來,我告訴你。」
我不清楚他要幹什麼,只能乖乖地跟著他到另一個房間,他關好門,慎重其事地說:「媽,你這樣照顧我,會讓我在老婆面前抬不起頭。我又不是小娃娃,為什麼要緊迫盯人,要我吃這個、喝那個?」
我無言,也聽懂了,一般媳婦都不喜歡嫁給媽寶老公,我快要「誤入歧途」了。從此,我很少在媳婦面前「照顧」Arthur;至於兩個孫子,在媳婦嚴格把關下,完全沒有媽寶的氣息,更不要說是做「嬤寶」了。
不再背負責任
媳婦精明幹練,有她在家,我根本不需要操持家務、顧前顧後,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對兩個孫子說:「阿嬤要去游泳嘍!」「阿嬤要去看電影嘍!」「阿嬤要去公司寫稿子嘍!」(這是我最常跟他們說的三句話)通常說完這些話我就直接走人。
老實說,每回關上家中鐵門,聽見喀嚓一聲的那一刻,我就感到輕鬆無比,因為,對親愛的家人,我不用再去管他們的零用錢、功課、行程來去和幾點睡覺。
這些年來,在和媳婦相處的過程,我暗自佩服她的篤定,也欣賞她的權責分明,她不但扛起自己做為母親的責任,讓她的兩個孩子喜歡而且自動自發做家事,也讓我的兒子學會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
媳婦愈做愈對,我就愈來愈輕鬆,我清楚自己正式進入「第三人生」──終於可以好好規畫和享受未來的每一天嘍!